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打造玉溪“一极两区”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扩需求、育动能,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县经济平稳运行。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1.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国(5.0%)低0.4个百分点,比全省(3.5%)高1.1个百分点,比全市(2.8%)高1.8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五。增速较一季度(5.3%)回落0.7个百分点,比去年上半年(4.4%)提高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5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6亿元,同比增长5.0%。三次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39.7%、54.7%,分别拉动GDP增长0.3个、1.8个、2.5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增速比全省(3.1%)高0.1个百分点,比全市(3.3%)低0.1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六。其中:农业产值3.1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0.69亿元,增长17.0%;牧业产值4.58亿元,增长1.4%;渔业产值0.05亿元,下降5.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7亿元,增长3.2%。
(二)规模以上工业小幅增长
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增速比全国(6.0%)低5.4个百分点,比全省(4.6%)低4.0个百分点,比全市(-1.0%)高1.6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六。增速较一季度(2.2%)回落1.6个百分点,较1-5月(1.7%)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上半年(7.5%)回落6.9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45.0%,增速较一季度(162.1%)提高182.9个百分点,较1-5月(264.5%)提高80.5个百分点,比去年上半年(-75.3%)提高42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0.8%,增速较一季度(15.7%)提高35.1个百分点,较1-5月(5.1%)提高45.7个百分点,比去年上半年(44.2%)提高6.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2%,增速较一季度(1.2%)回落2.4个百分点,较1-5月(0.7%)回落1.9个百分点,比去年上半年(8.1%)回落9.3个百分点。
从行业上看:全县19个行业,增加值增长的有9个、占47.4%,下降的有10个、占52.6%。在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0.8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倍,金属制品业增长28.0%;医药制造业下降18.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2%。
从产品产量看:发电量增长8.2倍,水泥增长14.6%,硫酸增长5.2%,石膏板增长1.7%,粗铜持平;中成药下降23.2%,瓷质砖下降15.6%,卫生陶瓷制品下降8.7%,自来水生产量下降8.5%,供电量下降2.7%,塑料制品下降1.6%。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7%。增速比全国(3.9%)低0.2个百分点,比全省(-7.9%)高11.6个百分点,比全市(10.5%)低6.8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六。增速较一季度(-2.1%)提高5.8个百分点,较1-5月(6.3%)回落2.6个百分点。
从资金来源上看:民间投资下降3.2%,国有投资增长19.7%。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0%。从重点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增长8.8倍,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倍;农业投资下降24.9%,工业投资下降16.5%,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下降70.3%。
(四)市场需求持续恢复
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全国(3.7%)高3.6个百分点,比全省(2.8%)高4.5个百分点,比全市(4.9%)高2.4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五。增速较一季度(7.5%)回落0.2个百分点,较1-5月(7.1%)提高0.2个百分点。
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6.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亿元,同比增长8.9%。
上半年,全县批发业销售额23.5亿元,增长0.8%;零售业销售额34.4亿元,增长11.8%;住宿业营业额0.6亿元,增长12.3%;餐饮业营业额6.5亿元,增长17.4%。
(五)财政收支有所下滑
上半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同比下降8.7%。增速比全市(3.2%)低11.9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五。增速较一季度(2.9%)回落11.6个百分点,较1-5月(0.7%)回落9.4个百分点。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全市(-4.2%)低0.8个百分点,全市排位第五。降幅较一季度(7.9%)扩大11.3个百分点,较1-5月(-3.0%)扩大0.4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下行压力加大
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逐月下滑趋势,工业下行压力加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市场供需不平衡、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短缺、产品价格下跌、资金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产能未能充分释放,生产规模不及同期水平。截至6月,全县71户规上工业企业停、减产46户、占64.8%,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四个行业,制约了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二是价格指数走高、产量下降导致重点产业增加值连续负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月、5月、6月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5.3%、3.7%、14.5%;医药制造业2月、3月、4月、5月、6月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84.1%、29.9%、17.3%、23.7%、30.2%。三是建材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市场需求疲软、价格倒挂的持续影响,相关行业仍较低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月增加值同比下降0.2%,下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14.7%,陶瓷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13.6%。
(二)市场需求依然不足
一是在库批发、零售企业负增长面超5成。上半年,受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的影响,25户在库批发企业11户负增长、2户停业、占52.0%,12户零售企业(含大个体)7户负增长、占58.3%。二是汽车消费市场未恢复,3户在库的汽车零售企业,2户仍持续负增长;三是旅游带动能力不强。受旅游业态不丰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入易游客多为“一日游”,截至6月,“一日游”游客占77.5%,拉动住宿、餐饮消费不够有力。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乏力
一是入库项目小散弱。上半年全县新增入库项目82个,数量较上年增加19个,但计划总投资较上年减少6.3亿元。入库项目呈“小散弱”特点,大项目支撑不足,影响投资持续增长。二是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2%。主要是上半年没有新的住宅用地成交,房企投资意愿不强,全县无在建商品房开发项目,商品房开发项目投资下降100.0%,下拉民间投资12.9个百分点。三是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5%。主要是工业投资中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6.4%,下拉产业投资50.6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一是上半年全县19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0.9%,增速较一季度(16.7%)回落15.8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同期基数逐步增大,增长明显乏力,预计全年呈下滑趋势。二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一季度(18.8%)回落8.0个百分点,虽然上半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购置新房各种优惠政策,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降价促销等活动,但总体受房地产行业疲软,市民观望情绪浓厚,置业意愿较低等因素影响,易门县商品房销售整体成交量仍低位运行。下半年建筑业及房地产对GDP增长支撑将减弱。
三、保持经济持续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好相关措施,助推经济平稳增长
全面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24〕7号)、《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104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实在在为企业降本减负,确保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二)全力稳住工业,增强发展后劲
工业是当前易门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要深入贯彻《玉溪市“十四五”工业倍增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全市“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稳中有进。一是加快加强对重点产业的培育,做优做强有色稀贵金属、绿色建材等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植物提取物及深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壮大以食用菌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积极引进风光储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二是切实解决企业困难,收窄停产及半停产面。深入调研梳理企业面临的困难,立足全县实际情况,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推进建材、医药等行业停产、半停产、减产46户企业的复工复产,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稳产达产,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三是积极挖掘新的增量。认真梳理现有工业在建项目,紧盯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服务企业早投产、早达规、早入库,努力把储备优势转变为增长动能,形成工业新的增长点。
(三)全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稳步推进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大稳就业、惠民生各项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居民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加快县城商业体规划建设,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快递物流业升级和服务进农村,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体系,以供给提档升级留住本地消费力,促进消费新增长。三是下半年抓住“中秋”、“国庆”节庆日,积极创新消费模式,提升群众消费热情,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举办好“菌交会”、“火把节”、“摸鱼节”等特色文旅节庆活动,以文旅融合带动消费整体复苏。四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培育服务业新动能新业态,加强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调整运营方式,推动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平台化发展、规模化发展,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四)全力抓实投资项目,力保投资稳步增长
一是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认真学习研究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文件,摸清摸准政策支持方向和重点,立足易门实际,结合各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全面梳理,深入挖潜,最大限度储备项目,依托“十四五”中期评估工作,进一步筛选重点项目,为当前和长远基础设施发展储备一批重点项目。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带动全县投资增长。加强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促使计划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强化要素保障,使香樟塑业、海塑管业、各乡镇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尽快入库。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指导,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快企业建设速度,促使贵研二期、远方5线等重大项目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招引。借助第二十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契机,充分利用好“菌子”的优势,积极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项目招引上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全县投资实现稳增长。
(五)多措并举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合理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持续帮扶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高技术人才储备多、业务活动范围广、经营前景好的建筑企业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帮扶力度,推动建筑业企业由多而弱向精而强方向转型升级。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化解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加强房地产企业帮扶力度,扶持有资质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给予帮扶,及时有效化解房企困难,积极推介宣传房地产新政,增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信心,拓宽融资渠道,有效开发高品质房源项目,提升易门宜居宜家生活品质。
附件1:易门县2024年1-6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xls
附件2:分县区2024年1-6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xls
(签发:王忠禄 审核:杨娜 拟稿:杨勇 联系电话:0877-4962714)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Copyright 2016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 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