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政办20213

 

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易门县2020电子商务进农村

综合示范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属各单位:

    《易门县2020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41         


 

易门县2020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推动我县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发展,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办〔202048号)、《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及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商电202027号)、《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玉政办通〔202036号)精神,为扎实做好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农产品上行为主要任务,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典型示范、打造特色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挖掘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潜力,通过强化地方优势农特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补齐易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短板,深化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加强示范引导,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二)整合资源,互补发展。按照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的工作思路,充分盘点全县现有的软硬件、梳理不同部门的同类项目,能利用、能整合、能改造提升的充分加以提升利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易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特产品、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深入研究分析,着眼未来,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基层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的探索具有本县及各乡镇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四)深化应用,服务民生。结合电子商务对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以及生活模式的转变,鼓励我县生活服务、餐饮娱乐、酒店住宿、休闲旅游、家电维修、教育医疗、金融理财等服务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广泛开展县域O2O服务,壮大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服务群众、惠及民生。

三、总体目标

完成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上行服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发挥电子商务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功能。到2021年底前,建成1个易门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新建及提升改造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实现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00%全覆盖,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达5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达50%以上,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成1个易门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1个农村物流大数据系统,依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同步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站点,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打造1个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提升1—2个绿色食品品牌,培育不少于3个网销品牌;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市场主体,带动不少于5户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孵化不少于5户电子商务扶贫示范企业(网商);建设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完成10个以上农产品溯源应用;建设1个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系统,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和应用;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开展基础普及性培训和增值培训3000人次以上,孵化培育一批符合易门县实际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

实施内容

(一)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1.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采取政府推动、企业参与、整合资源的方式,建成1个功能齐备的易门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规划农特产品展示区、培训孵化区、电子商务运营区、企业孵化区、网红直播间、摄影室等必要功能区,购置办公电脑、办公座椅等必要设施设备。履行农村电子商务产品供销渠道拓展、对接县内外服务资源、电子商务创业专业服务等职责,主要承担数据处理、综合运营、电子商务孵化、人才培训、政务服务、营销策划、产品拍摄、包装设计、品牌建设、产品展示、咨询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体入驻、创新创业孵化等功能,并能承担公共、公益服务职能,与社会化、纯企业化服务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聚集管理、运营、培训、社会服务、营销服务于一体,保障支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良好、长效运行。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市场监管局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6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2.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建设1个具有电子商务资讯、政策发布、民俗文化展示、服务内容展示、电子商务培训课程展示、电子商务企业展示、产品数据库等功能模块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为县级电子商务运营决策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建设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智能对接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上下行每日服务数据与商务部系统智能对接填报,达到商务部规范要求。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6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3.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通过整合升级、新建等方式建设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全县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100%全覆盖。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承担线下体验服务,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展销,实现一站多业、一网多用、一店多用,实现代购代销、充值缴费、票务预订、便民信息等一站式服务。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8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4.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通过整合升级、新建等方式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按照五统一(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培训、统一服务)标准建设,购置办公电脑、桌椅等必要设施设备,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5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50%以上。每个站点至少配备1名及以上专职人员,且参加过相应培训,能够熟练操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各项服务功能,能向村民宣传服务点各项功能、电子商务行业相关资讯,培育村民网上购物、商品销售、购买服务等习惯,并就近为村民提供网上代购、农产品代销、快递代收代发、费用代缴、话费充值等服务,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陆续加载更多便民服务内容。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8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二)建设农产品上行服务体系

5.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新建等方式建设1个县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配备快递分拣线、分拣框、托盘、打包台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依托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配套建设具备农产品聚散、农村物流配送中转等功能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站点;建设1个农村物流大数据系统,促进全县物流服务信息化,且与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对接。合理设置农村快件物流配送线路,整合现有乡村物流市场资源,开展农村快件共同配送,为全县网商提供网销产品的仓储、包装和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有效破解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形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高效率、低损耗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扶贫办、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8月底前,其中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需在20217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6.区域公用品牌、网销品牌打造及制定县域农产品流通标准。积极做好农产品深度挖掘和精细化开发,打造具有易门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品牌运行、管理和使用制度;开展品牌策划和营销推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针对本区域农产品、旅游产品、民俗产品等进行全面排查、筛选,精选优势农产品,做好市场定位和品牌定位,依据定位方向开展品牌规划,制定公用品牌集体商标使用准入门槛与使用规范,保护本地公用品牌形象、信誉。围绕易门县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打造食用菌一县一业,鼓励农业企业进行绿色、有机、地理标识、二品一标认证,按照网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的要求,统一开展网销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制作及策划,培育不少于3个农产品网销品牌;线下每年组织举行1次易门县农产品营销活动;积极参加省级或市级大型特色品牌推介活动,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会。打造12个绿色食品品牌,制定县域农产品流通标准,完善质量、品牌、物流、培训、营销等服务体系,形成县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母子品牌运作模式。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7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7.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市场主体培育及抓好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网络消费趋向,制订易门县网货流通标准,强化电子商务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农牧、林业、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主要农产品生产与质量标准,培育市场主体加强示范带动:(1)支持5户以上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及其他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电子商务推广的领域和范围,根据各企业及主体发展的不同需求及实际情况,分别提供分拣、包装、品牌塑造、产品推介、营销推广等服务,使得农产品具备自己的包装、品牌、SC标准,真正实现农产品触网上行和流通,让优质农产品进城。(2)搭建电子商务扶贫网销绿色通道,设置扶贫专区,采用预售、众筹、订单等方式网销农产品;采取电子商务+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构建一企带多村、一店带多户、一人带多人等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就业创业;培育不少于5户以上电子商务扶贫示范企业(网商)、对建档立卡脱贫户产品进行标准化分级、包装,进行线上线下营销推广和产销对接,深度探索平台对接贫困户的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9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8.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和行业组织按照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适应电子商务要求的农产品等级划分、包装、物流配送、流程规范等质量规范和质量追溯要求。建立运用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全县10个以上农产品进行溯源追踪,建立品质分级化、包装标准化、产品编码化为主的质量控制体系,综合利用条码识别、二维码、移动互联网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农产品生产档案(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管理,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等,从源头抓起,实现一品一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渠道。整合全县农业、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资源,探索建设核心产业、产区、企业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增强公众对产品的认可度,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市场监管局、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7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9.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系统。对全县电子商务交易数据、产品种类、交易金额、购买地区、资产管理、扶贫成果等进行统计分析,从易门县电子商务相关数据集合中寻找、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和规律,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易门县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和应用,把握易门县电子商务行业动态,区域发展,企业经营状况,消费者动向;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布局,帮助科学决策,为易门县提供专业、全面的电子商务数据相关服务。提供包括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行业结构、发展趋势,应用水平等相关的专业化数据服务,按时向县政府提交季度、年度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分析报告。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8月底前完成并投入运行。

10.县域电子商务宣传与推广。拍摄以宣传易门县特色优质农产品、旅游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宣传片,重点对易门县电子商务资源和产业发展进行系统性和全面客观的推广介绍,适时举办电子商务专题活动,并充分利用展销会、第三方网销平台,节庆活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等传播手段推广易门县农产品和旅游产品,优先为扶贫产品提供品牌培育及宣传推广服务,带动农产品销售;设计制作农产品上行宣传单/册、海报、户外宣传材料,同时利用省内外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对易门县电子商务典型案例、优秀模式、特色产品进行有效宣传。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融媒体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9月底前完成

(三)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

11.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以集中授课培训、现场教学、外出实地考察学习经验和实操演练等方式,分层、分类、多渠道、多形式对政府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工作人员、从业人员、农民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3000人次以上,培养本地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农产品上行开展有关网店开设、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实操培训,重点完善培训后服务机制,做好培训效果转化跟踪服务。鼓励和扶持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退伍军人、农村妇女、残疾人等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和创业孵化工作。引进成熟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当地发展电子商务的带头人和领头羊,提升当地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和水平。引导和利用职业技术学校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学科和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鼓励各类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开展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培训。支持通过培训转化的企业及从业人员,利用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者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

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街道)

实施单位:承办企业

建设期限:20219月底前

五、实施步骤

(一)项目启动阶段(20213月底前)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围绕经济发展、产业特色、电子商务基础和物流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摸底;结合本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规划和布局。二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三是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度,强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管理。四是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动员会,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实施方案,上报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备案。五是按照相关规定完成项目招标,确定项目承办企业,开展项目宣传活动。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13—20219月)

全面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易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易门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配送站、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点;组织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充分挖掘、深度开发我县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加大包装、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建设,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有效提升我县农产品和特色资源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及时总结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经验,构建易门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19月后)

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运营状况、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并编写综合示范项目典型案例,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巩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迎接各级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价。

(四)全面提升阶段(20221月后)

20221月,绩效考评完后,对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薄略环节,继续加大投入,为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后续运营提供稳固支撑,全面推广、提升我县电子商务实效。

、保障措施

县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突出重点,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把易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打造成典型模式。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电商办)负责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把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作为提升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发展,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责任措施,务求抓出成效。

(二)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管理制度,落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的实施方案、实施主体、工作程序、促进政策、项目补贴对象及资金在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定期上报工作动态信息,按照上级部门制订的绩效评估办法,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每月报送1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示范成效。

(三)加强指导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分散工作任务,倒排进度计划,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定期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县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四)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加快建立电子商务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体系,按照国家统一的报表制度组织实施统计业务工作,并进行监测和分析。将拥有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又符合统计口径等标准的电子商务企业纳入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统计,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县流通业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情况。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纳入县级考核体系,制定年度考核标准,下达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五)开展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组织项目调度和自评,接受省、市级主管部门对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实施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工作检查和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剖析原因、及时整改。

(六)加大宣传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易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相关单位及时梳理总结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涌现的经典案例,将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农产品网销、农村物流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扶贫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及时汇总上报。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重要意义和成功典型案例等,普及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各乡镇要在辖区内人口集中、醒目位置广泛悬挂、刷写电子商务进农村宣传标语,大力营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浓厚氛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宣传部门对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企业、个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创业、致富突出典型,认真总结提炼,及时宣传推广。

 

附件:1.易门县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绩效目标表

       2.易门县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资金分配表

3.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png


2.png

3.png

附件3

 

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为确保加快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加大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充分借力电子商务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具体情况如下:

一、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贵祥  县政府副县

副组长:杨楸海  县政府办副主任

   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局长

 :张    县财政局局长

田加宏  县扶贫办主任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佳林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杨学伟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侯炤龙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吴东云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李小龙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普绍元  县统计局局长

许迎春  县供销社主任

莉琼  县妇联主席

张茹蓓  团县委书记

   中国邮政易门县分公司经理

武玉宏  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副局长

叶永锦  龙泉街道办事处主任

   六街街道办事处主任

刘亚东  浦贝乡乡长

李胜春  十街乡乡长

普朝成  铜厂乡党委副书记

沃大钧  绿汁镇党委副书记

王健霖  小街乡党委副书记

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由郭晖兼任办公室主任,武玉宏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等单位临时抽调组成,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若有变动,由成员单位相应职务人员自行递补,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为更好的推进易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现明确易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按照权责明晰、通力合作的原则,共同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出台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负责牵头召开项目推进会议、解决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负责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电子商务进农村专栏,以便及时公开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进度等文件;负责在门户网站设立征求意见窗口、纪检或审计举报窗口。

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整体推进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协助县政府制定出台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文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负责指导管理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会同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督促指导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落实情况,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及时报送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运营情况;承办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财政局:配合拟定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协助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负责中央财政资金及时拨付工作,做好综合示范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确保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按项目实施进度拨款;全程监督项目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县农特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培育推广工作,以及农副产品摸底,形成基本情况档案;负责组织发动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和应用推广;负责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相关标准,协助组织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培训,鼓励农产品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网络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县扶贫办:结合相关政策与措施,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资金和政策,做好电子商务扶贫指导工作,实现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与电子商务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结合互联网+精准扶贫进一步打通电子商务扶贫通道,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县市场监管局:做好易门县本地农副类电子商务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制定电子商务相关信用制度,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的诚信教育和网上监管,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依法做好全县网销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

县文化和旅游局: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当地文化、旅游特色资源的宣传推广,推进易门县旅游景点及配套服务业借助 电子商务转型发展,加强各旅游景点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和推广,做好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宣传推介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制定和落实县、乡、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规划,构建全县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服务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县供销社:负责建立完善供销体系,协调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发挥供销系统大宗农资购销线上线下交易优势,挖掘农特产品的上行工作;大力开展网络营销,推进农村基层供销网点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就业服务,对有电子商务学习意愿的领导干部、企业、创业者、大学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提供电子商务业务培训。

县团委:负责组织开展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培训,引导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电子商务,培育电子商务生力军。

县妇联:负责引导、组织妇女踊跃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就业及创业工作,并提供相应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结合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培养农村妇女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县融媒体中心:负责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宣传的策划、设计和制作;负责发展电子商务+新闻媒体产业;协助报道大小电子商务相关活动;负责协助利用新闻、媒体广告、网络营销等方式对电子商务相关项目进行宣传推介。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负责摸底具备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资源,并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内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负责宣传、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积极配合协助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业务部门进行项目工作推进、检查指导、督查考核和绩效评价工作,完成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各项目标任务。


政策解读:http://www.ym.gov.cn/ymxzfxxgk/zcjd/20210407/132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