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政发〔202015

 

  

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易门县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属各有关单位:

  《易门县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56

 

 

易门县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易门县一县一业食用菌产业发展,打造菌乡易门品牌,加快易门食用菌产业发展步伐,提升产业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和档次,将食用菌培育成为易门高原特色农林优势主导产业。根据易门县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2020年实际,特制定《易门县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开展野生食用菌资源普查,摸清底数;

(二)实施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2万亩,建设干巴菌、鸡枞、牛肝菌、松露规范保育采收区8;

(三)创建不少于4个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10个食用菌种植示范点及带动菌农发展人工菌栽培;

(四)争取完成易门干巴菌、鸡枞、牛肝菌、松露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五)成立食用菌协会,实现食用菌资源共享;

(六)争创省级一县一业食用菌产业示范县。

2020年,食用菌交易量达到0.815万吨以上,加工产品1万吨,食用菌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亿元。

、重点工作和支持环节

(一)开展野生食用菌资源普查,摸清底数

聘请有资质、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研院所开展野生菌资源普查工作,摸清物种种类、生活习性、生境特征、分布状况、利用价值、开发潜力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收集400份野生食用菌样品制成标本(干制、浸泡、树脂包埋等)供博物馆收藏,编写《易门野生菌资源图谱》1部,出版1000本。制定野生菌资源保护倡议书,强化对野生菌资源的保育和持续利用。计划补助资金70万元。(牵头单位:云菌办公室,责任单位:林草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二)切实加强野生菌资源的保护

1. 完成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2万亩明确经营主体、突出野生菌资源保护确认山林权属无争议,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围栏保护、杂草清除、标准采收等保育促繁措施。经县级验收合格后,面积达50亩以上100亩以下,每个基地一次性补助0.5万元;面积达100亩以上500亩以下,每个基地一次性补助1万元;500亩以上1000亩以下,每个基地一次性补助1.5万元;1000亩以上的每个基地一次性补助2万元。(牵头单位:林草局,责任单位: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 开展规范保育采收区建设工作。建设野生食用菌干巴菌、鸡枞、牛肝菌、松露规范保育采收区8个,单个规范保育采收区不少于100亩,每个补助资金3万元。(牵头单位:林草局,责任单位:供销社、财政局、涉及的乡镇、街道)

(三)强化人工食用菌栽培发展

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必须依靠人工菌的发展壮大,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激励农户成为食用菌种植的主体。通过方案的实施,使易门人工食用菌种植产业初具规模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供销社、林草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1. 创建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当年新建、改建、扩建菌棒厂4000平方米以上,年生产菌棒能力达到50万棒以上,菌料发酵车间、养菌室、生产车间、库房等设施齐全或新建20亩以上示范基地;固定资产投资达50万元以上,一次性补助投资方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10%用于固定资产的再投入,每户最高不超过20万元。  

2. 创建10个食用菌种植示范点。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设施种植林下仿生栽培示范点建设。龙泉、浦贝、六街各新建示范点2个,十街、小街、铜厂、绿汁各新建示范点1个,设施种植示范点种植面积5亩、10万棒以上,有钢架大棚、必要的增湿和遮阴设施;林下仿生栽培示范点栽培面积10亩、10万棒以上,有必要的增湿和遮阴设施。每个示范点计划补助资金3万元

3. 带动菌农发展。各乡镇(街道)选择适合当地实际菌种,依托现有设施设备,引导农户进行建设规范化食用菌设施种植或林下食用菌仿生栽培。龙泉、浦贝、六街各发展15万棒,十街、小街、铜厂、绿汁其他乡镇(街道)各引导发展8万棒。平菇、榆黄菇菌棒直径不少于15cm、长不少于35cm、菌丝培育成熟后重量不低于2.6千克;香菇菌棒直径不少于10cm、长不少于40cm、重量不低于2.5千克;按栽培品种的标准配方装料,装好料的菌袋无破损;所有菌棒要求菌丝生长发育良好、出菇正常。经县级验收合格,每个菌棒补助农户1.5元。羊肚菌每亩菌种不少于150公斤、营养袋不少于2000袋,经县级验收合格,每亩菌种、营养包补助农户1500元。菌棒菌种、营养袋补助每户农户最高不超过1万元。

4. 积极引导促成企业、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易门地农户签订人工食用菌订单合作协议,促进人工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每收购1易门本地农户人工食用菌补助收购方资金300元,每户企业最高不超过5万元。

  (四)加大菌乡易门品牌培育

1. 2020年继续跟进易门干巴菌易门鸡枞易门松露易门牛肝菌四大菌类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年内争取完成颁证,计划补助资金15万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林草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投资促进局、财政局、供销社)

2. 做强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围绕提高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植竞争力强、带动面宽,有深加工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依托易门外贸进出口企业,打造云南野生菌出口创汇基地。龙头企业新增食用菌加工设施设备达500万元以上,一次性补助10万元。龙头企业有关食用菌产品新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每个称号一次性补助5万元。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开展食用菌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和GAP(良好操作规范)认证,对新获得认证的产品,每个一次性补助2万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工信局、财政局、林草局、供销社、市场监管局)

3. 认真整治食用菌交易市场市场以次充好行为。加快推进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把交易中心建成集会展、交易、仓储、物流配送、信息交汇、市场准入、流通网络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云南省食用菌市场的主导力量和集散中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投资促进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

4. 整合资源,成立集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餐饮企业、森林人家等为一体的食用菌协会,制定行业规范、进行技术指导交流、信息服务、市场服务、加强餐饮行业自律、向企业传达行业新政策、向政府反映行业瓶颈,实现食用菌资源共享,做好食用菌开发利用;计划补助食用菌协会资金5万元。对10户食用菌餐饮企业进行提档升级,餐饮以食用菌为主,做到亮照经营,明码标价具体到等级、数量,公布投诉电话;服务人员着装整洁,热情服务;店内装饰装修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总服务台布局合理、厨房符合明厨亮灶要求、餐厅室内能容纳不少于15桌且具有浓郁的特色美食;经营场所清洁卫生,垃圾集中堆放,定时清除,不污染环境;男、女厕所分设,无异味、无蚊蝇;当年投入不少于6万元;年内未收到因餐饮企业不到位造成的客户举报;每户补助2万元牵头单位:云菌办公室、工信局,责任单位:民政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财政局)

5. 打造菌乡易门旅游线路。开通菌乡易门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易门食用菌产业发展。积极与旅行社对接,发挥旅行社优势,依托全县丰富的食用菌栽培、加工、餐饮文化和人文自然资源,提升打造以花果山欢乐谷喜祥庄园城乡规划馆野生菌博物馆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曾所工业片区两日团体游专线。充分利用游云南手机APP平台,大力推介宣传易门食用菌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旅游景点建成多品种食用菌采摘体验园不少于1000平方米食用菌美食园。对5森林人家进行提档升级,体现装饰装修有特色、食用菌科普有看点、采摘体验有乐趣突出打造培育以一村一品食用菌特色品牌示范村”5个(铜厂2个、龙泉1个、浦贝1个、六街1个),示范村结合资源优势,突出一村一品。经县级验收合格后,食用菌采摘体验园食用菌美食园补助5万元;每个森林人家补助1万元;每个示范村补助3万元。(牵头单位: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融媒体中心、林草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供销社、涉及的乡镇、街道)

(五)搭建服务平台牵头单位:云菌办公室,责任单位:供销社、工信局、文化和旅游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投资促进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

1. 安排至少2期食用菌产业发展学习培训,化解生产基地、菌农的生产技术难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计划补助资金20万元。

2. 强化科研院校合作,专家基层工作站挂牌并开展工作。争取成立食用菌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建集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设施种植及加工产品研发、技术培训、良种引进驯化栽培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发中心。

3. 为确保办公室正常、有效运转,安排云菌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乡镇(街道)工作经费24万元。其中:云菌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10万元,各乡镇(街道)工作经费各2万元。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云菌产业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标准和要求,深入开展和实施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积极争取我县一县一业纳入省级示范县创建名单。在县云菌产业领导小组总体领导协调下,各乡镇(街道)要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研究制定食用菌发展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责任制,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县级各职责部门要根据重点工作任务,由牵头单位负责,各责任单位配合,于510日前制定各项工作任务年度实施方案,细化资金使用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报县云菌产业领导小组审核后执行。

(二)加大扶持力度

坚持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政府扶持引导为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领导小组突出每年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做强做好易门菌产业。各相关部门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原则,大力争取中央、省、市级渠道财政资金项目,对食用菌产业项目给予一定的倾斜,优先保证食用菌产业项目的资金需求。

(三)加大宣传引导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食用菌产业。对一些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专项资金、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培养、树立、宣传典型,引导更多的农民从事高效食用菌产业建设,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食用菌产业,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督考核

云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完善各项政策具体的落实办法,督促各部门及时制定2020年度实施方案、细化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扶持资金落到实处,县政府督查室要把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督查重点,共同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政策解读:http://www.ym.gov.cn/ymxzfxxgk/zcjd/20200514/127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