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17年,我局承办政协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9件,主要涉及文化、旅游、体育工作。在收到交办提案后,我局于3月13日召开局班子会议对承办提案办理工作进行部署,明确由分管领导牵头抓、承办股室和人员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提高办理工作水平。

二、具体提案办理情况

(一)《关于高起点做好规划、整合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特色村落保护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

易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已于2012年完成,绿汁、浦贝、十街、小街分别于2014年、2016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旅游规划,特别对有民族特色的村落进行了重点规划。

在下步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中,我们将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协调对接,邀请专家学者为乡村旅游建设出谋划策,督促各街道乡镇按照旅游规划,做好我县乡村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结合当地特色,重点在保护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关于特色村落保护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与当前美丽农村建设、农村旧村改造、脱贫攻坚、农村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整合项目和资金,对濒临消失的古建筑、有传载历史的古遗迹和特色村落的保护。

(二)《关于加大对浦贝乡民族文化广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力度的建议》办理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浦贝彝族乡建设综合性民族文化广场既能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又能推动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县财政投入到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暂无法申请到文化广场建设的专项资金。今后我们将积极逐级向上反映,争取到市县资金支持,着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

(三)《关于加大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县、乡、镇(街道)文化馆(站)业务人员下基层辅导,积极参与县乡组织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实施好形式多样的慰问演出、电影放映、送书下乡等。二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积极协助县文化馆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普查,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申报和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截至2016年12月,我县有各级保护名录项目49项,传承人39人。三是文艺创作迈上新台阶。多年来,自主创作的一批剧(节)目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花灯小戏《山花》在全国博兴小戏艺术节中获剧目奖,彝族舞蹈《喜丧》、《阿嫫揉啊揉》分别获过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的金奖和银奖;花灯小戏《买星牌》荣获云南省花灯艺术周编剧优秀创作奖、表演三等奖;竞技类节目如《跳三桩》、《抢松球》获得过国家、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奖。创作民族舞剧《千古龙泉水》并在县内成功上演。部分剧目已于今年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下步在着力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基础上,将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围绕民族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村落、民居遗迹、服饰歌舞和风俗礼仪的保护,积极开展“一村一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各级民族文化名镇、名村,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农庄建设。

(四)《关于加强小街乡歪头山苗族文艺队培训的建议》办理情况:

2017年年初,易门县文化馆派出文艺骨干到小街乡文化站对小街乡各文艺队的骨干进行文艺骨干培训。授课的内容有花灯歌舞、广场舞等,培训人员约156人次。今年“二月二”易门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小街乡代表队三个参赛节目都取得了好成绩。

在对各乡镇文化站进行文艺骨干培训计划中,文化部门已经把小街乡歪头山列为重点培训对象。2016年、2017年易门县文化馆都派出“三区”人才到小街乡文化站,对文化站的建设和培训给予扶持。下步将重点以歪头山苗族特色文化为重点,打造一个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品牌节目,并且通过该品牌节目的打造,为歪头山苗族文艺队培养和培训一批具有歪头山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骨干力量,并且在节目的排练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五)《关于加强农村文艺骨干和农村文艺队伍建设,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办理情况:

易门县文化部门每年都派出文艺骨干到易门县各乡镇(街道)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每年培训8-12期,全年培训文艺骨干50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民族敬酒歌、民族舞蹈、花灯歌舞、乐器、广场舞、小品、小戏、乐理知识等,不断加强农村文艺骨干和农村文艺队伍建设。今年年初就组织人员到龙泉街道江口村开展花灯、舞蹈、竹笛演奏、巴乌、葫芦丝演奏等艺术门类的免费培训。同时,组织开展春节、“二月二”戏会、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展览、野生菌交易会民间民俗文艺展演、纪念日宣传等各种“送戏下乡”活动,更好地满足更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关于建设易门县艺术作品展览馆的建议》办理情况:

县委、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部历来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逐年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影、书类艺术创作、展示、观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建设一个艺术展馆迫在眉睫。目前“春节”、“二月二”、“菌交会”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和非遗展是利用易门会厅和龙泉文化广场周边进行短期展出。下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争取将建设艺术作品展览馆的提案建议变为现实。

(七)《关于把六街街道三冲片区纳入全县旅游规划的建议》办理情况:

在2012年新修编的《易门县旅游发展规划》中,已将六街街道纳入我县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主要以农业种植、养殖,茶叶生产为主的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生态运动、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园,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几点内容已涵盖其中。在2015年2月,针对二街茶园,我局专门编制了《易门六街滇中宜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招商策划书》,并积极对外进行招商。

(八)《关于重视开展群众体育比赛的建议》办理情况: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群众体育活动水平尤为重要。今年1月份组织参加了“玉溪杯”2017年首届足球比赛;3月份组队参加了玉溪市乡镇街道篮球大联赛,男队获得一等奖、女队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6月9日由我局主办,乐动健身俱乐部、篮球大联盟承办的易门县乐动健身俱乐部首届3V3篮球争霸赛开赛。8月中旬计划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比赛,项目有篮球、足球等。

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继续重视群众体育比赛和队伍建设,培养和帮助各体育协会成立与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群众体育比赛中去。同时,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大力宣传和发展公益体育事业建设,尽可能为群众体育比赛提供必要的设施器材。

(九)《关于重视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建议》办理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群众的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建设也得到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县情实际,坚持“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宣传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夯实体育基础设施,抓好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体育产业稳步发展等各项工作。至2016年底,全县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9%。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举行全民健身操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开展职工体育活动,以综合性、部门性赛事引导职工参与健身。

但随着广大群众对健身需求的增加,我县的体育设施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位健身需求。目前,我县的体育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县情实际,坚持“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工作方针,已经不断加强和改善全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更好地开展全民建设活动提供保障。

1.体育场提档升级一期改造:新建门球馆、乒乓球馆;篮球场、网球场改造(含灯光改造);体育场西看台及附属设施修缮。项目现已完工正进行相关工程验收工作。

2.体育馆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完成前期工作:项目于2017年2月启动相关准备工作,项目原址为易门县体育场。建设内容:新建综合训练馆、室内篮球馆、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升级改造体育场主场地:将现有的煤渣跑道改为塑胶跑道;足球场改为人造草坪。

3.易门县全民健身中心前期推进:建设项目位于县城南片区,占地约为100亩,概算总投资2.8亿元。项目由一个乙级体育馆、一个标准游泳馆、一个综合训练馆及一个体育酒店组成。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的定稿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但该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县委、县政府正以多种渠道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