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汁镇基本概况
索引号:530425-005595-20081106-0001      来源:易门县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08-11-06 11:39:08      修改时间:2013-11-02 22:38:31          [ 打印 ]

   绿 汁 镇 基 本 概 况

 绿汁地处易门县西部,位于北纬24°40′54〃,东经101°57′47〃,距县城44公里,东与易门铜厂乡毗邻,西与双柏县法�乡接壤,南与易门县十街乡、峨山县大龙潭和双柏县安龙堡乡为邻,北与双柏县大庄镇相连。境内有易(门)鄂 (嘉)古驿道①,易(门)新(街)古驿道②,木奔渡口③,香树坡厂渡口④等古道,自古便是滇中通向滇西北的咽喉要道,是从昆明到景东古“茶道”的重要中间站,是古“盐茶道” ,也是古老“铜路” ⑤ 的途径之地。晋(宁)云(县)公路,杨(家庄)三(家厂)公路自绿汁穿行而过,连接着玉溪、昆明、双柏及楚雄,带动着物流的集散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境内各行政村均通简易公路,每天都有易门、双柏至绿汁的班车往返,交通便利。

    ①易(门)鄂 (嘉)古驿道:东连昆明、昆阳,南通玉溪,西达双柏县鄂嘉,在经鄂嘉至景东县,是贯穿易门县全境的东西通道。从军哨入境,西至香树坡厂(今三家厂)渡口出境入双柏县,易门境内计程55千米,路宽为1―3米。

    ②易(门)新(街)古驿道:由县城始,经山哨塘、老吾哨塘、脚家店、腊品出境抵双柏县里海新街后西行至双柏县的妥甸。易门境内计程45千米。

    ③木奔渡:在今邑梅公路K90处木奔大桥下游附近。清雍正进士董良材捐田置船一只,以作意渡。

    ④香树坡厂渡:位于今邑梅公路K86处三家厂。明代,在绿汁江西岸置厂练铜,始设渡口。清代,练铜业日盛,到乾隆年间(1736-1795),是铜业鼎盛时期,为运铜厂方招船工10余人,置木船数只,来往摆渡。乾隆年间,又由厂方出资,在渡口处平地建屋数间,供雨季待渡者栖息。

    ⑤景东茶马古道(易门段):从易门县与安宁市交界处的军哨入境,下登高架山抵乌都江边,过飞虹桥入江口坝子、方屯坝子、沿方屯坝子北缘至新街塘、大营塘,过惠津桥至易门县城;从县城向西经大龙泉,上”百蹬砍”至永靖哨,沿象山上到捕贼哨。沿山腰到干海子哨,又沿万宝厂后山到亮山哨后下山到逐贼哨(竹子哨),在下山抵绿汁江边,过香树坡后入双柏境内。全程110华里。



    史载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974年)的古镇绿汁,位于昆明、玉溪、楚雄之间。绿汁,由彝语“潞兹啦”演化而来,意译为“石壁陡峭的江河”。镇内山石壁立,地堑天成,悬岩峻谷,奇险如画(注一),潦净清流,林木荫翳,江流掩映,有如柳汁初染,所谓“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注二)。

    境内蕴藏丰富的矿物资源,北起狮子山,南至炉房村,有大小铜矿点50余个,铜矿开采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铜矿基地之一,百年的开采冶炼与清新淳朴,风情独特,原汁神髓的彝族“虎掌舞”、哈尼族 “对歌会”等的人文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滇铜文化,被誉为滇铜古镇。

    境内交通便利,自古便是滇中通向滇西北的咽喉要道,是从景东到昆明“茶马古道”的重要中间站,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从香树坡厂(今绿汁三家厂)至昆明段,成为运铜繁忙的“铜运驿道”。据《易门县交通志》记载,铜运驿道从香树坡厂(今绿汁镇三家厂)过绿汁江,顺山经逐贼哨(今绿汁镇竹子哨)、干海子哨(今铜厂乡万宝厂)、捕贼哨(今铜厂乡普子哨)、铜厂乡永靖哨,下“百蹬坎”,经大龙泉(今易门县龙泉国家级森林公园),过易门县城向东经军哨入安宁,翻过碧鸡关到达昆明城。民国31年(1942年)2月,安易公路建成通车后,易门至安宁段驿道逐渐荒废。1959年5月,易门县城至三家厂公路建成通车后,县城至香树坡段驿道被易三公路所取代。

    镇国土面积237.8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竹子老黑山2446.2米,最低海拔棚苴村委会炉房村1036米,平均海拔为1740米。高山深箐占99.48%,绿汁坝子1.23平方公里,占0.52%。山脉属于横断山系云岭山脉余支,东西最大横距13.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4公里。气候属亚热季风立体气候,高海拔山区为冷凉气候,低海拔地区为干热河谷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23.5℃,最高气温可达38℃,平均无霜期347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9.4%。镇辖小绿汁社区1个社区和河尾、竹子、绿汁、木厂、龙格利、者拉、腊品、棚苴8个行政村,共153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镇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白族、回族、纳西族等18个民族。截至2012年末,全镇总人口1829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267人,占总人口的40%。农村劳动力9683人,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1093人,占总劳动力的11%,人口密度79人/平方千米。镇内彝族“虎掌舞”、哈尼族“对歌会”及祭祀、婚丧等少数民族文化原汁神髓仍有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注一:绿汁沿江两岸峭壁林立,峰崖沟壑壮观磅礴,具有雄、奇、险、秀、幽、古之特色,颇具三峡风韵,从境内最高峰到政府驻地之间,水平直距不足1公里,而两者海拔相对高差竟达720多米之巨。人在城中举首可见 “壁立千仞”的险峰及其磅礴的气势,是国内较为少见的雄奇景观。

    注二: 绿汁江属红河流域元江水系,古称丁葵江或星宿江。源出云南罗次南东山,北流与碧城水交汇后称金水河,再往下称星宿江,又南流到易门县西北称九渡河,入易门境后称为绿汁江,又西南流经双柏县,至三江口与礼社江和马龙河汇合,流入元江。 在镇区流程约70公里,坡度达0.3-0.7%,枯水季节最小流量0.6-1立方米/秒,流速0.15-4.8米/秒,雨季最大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最大水深6.67米。是观光漂流的理想之地。江水汹涌湍急时似千军万马狂奔不懈,温柔宁静时澄碧如玉。河道宽窄不均,激流处,顿感“天被山欺,水求石放”,步步有景、步步有惊,惊而无险。舒缓处,水不没膝,江水清澈空灵,谷中游鱼戏虾、五彩卵石历历可数。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易门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易门县绿汁镇人民政府 发布人: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