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在“变”与“不变”中接续引擎国卫

复审和健康县城创建

 

为进一步响应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易门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践行具体实践,将国卫复审和健康县城创建同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在“变”与“不变”中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不变”是什么?那就是目标不变,人民群众的期待不变!

易门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市指挥部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突出工作重点,精准发力,按“先建好机制、先学习培训、先国卫复审”的思路,明确阶段性的目标和重点,坚持以高的站位、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快的节奏、勤的状态,健全完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抓紧抓实抓细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确保国卫复审通过“国考”和健康县城创建省级验收。国家卫生县复审是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的好事,易门始终坚持国卫复审工作“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工作导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作衡量国卫复审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变”的是什么?那就是创新工作机制,引擎目标方向!

一是建立品牌化机制。易门县以春夏秋冬为节点,在抓实日常工作的同时,突出每个季节的工作重点,策划了具有易门品牌度和标识度的“净颜行动·四季会战”。

二是建立“三个责任清单”机制。着眼于易门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行业部门责任清单、网格单位责任清单、街道社区责任清单,细化了15个领域、61个方面的责任事项,并印制成“口袋书”。

三是建立“日督查、周晾晒、周例会、季调度”机制。关于日督查机制,截至目前县指挥部已累计曝光问题交办单167期、1783条。关于周晾晒机制,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的宣传优势,坚持在易门电视台拍摄播出《曝光台》专栏,在“易门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字和短视频“红黑榜”及回头看,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曝光台》专栏13期、发布“红黑榜”及回头看42期。关于周例会机制,县指挥部坚持每周一组织召开县指挥部例会,做到每周总结“得与失”、每周明确“怎么干”。关于季调度机制,县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重点对“上季度的工作落实情况、当前的形势研判分析、本季度要做哪些事、全年的工作进度目前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研判。

四是建立多维度宣传机制。用好用足易门电视台、“菌乡易门”APP、“易门发布”微信公众号、易门融媒抖音号、易门快手号等宣传载体,发布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创卫知识要点等相关内容750余条次,在易门电视台开设《健康大讲堂》栏目,播出反映健康知识、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内容节目52期。

五是建立专家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组织由分管副县长对全县所有县级领导(含保留职级待遇)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并结合易门实际制作了《易门国卫复审工作“一本清”》。另一方面,积极选送一批各个行业骨干参加市级培训,培训结束返回易门后,在实地现场考问检验培训成果。

六是建立综合执法机制。针对网格单位“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由县指挥部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卫健、市场监管、住建、环保、工信、农业农村、文旅、龙泉街道、烟草易门分公司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组,下发整改通知书82份。

七是建立“格中格”机制。针对龙泉农贸市场是必查点,但该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老旧、占地面积较大,仅靠市场监管局力量难以全覆盖的情况,由县指挥部组织将龙泉农贸市场的一个大网格划分为五个小网格,各小网格对网格区内进行卫生秩序、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方面管理,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开办方沟通协调,确保主体责任、行业责任、属地责任、网格责任落到实处。

易门县自开展国卫复审和健康县城创建以来,紧紧抓住工作目标,紧抓工作举措,紧扣“人民”两字,不断在前行的路上接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主要领导率先示范,靠前指挥,统领目标方向;得益于广大干群的密切配合,齐心发力,攻坚克难,永不言弃;得益于六个责任同体机制同向发力(网格长责任、网格责任单位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属地配合部门责任、网格值守责任、个人责任);得益于上级指挥部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一步,易门县将一如既往的巩固好已取得的成效和做法,在“变”与“不变”中接续引擎国卫复审和健康县城创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