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实字当头、干字为要”全力推进

健康县城建设

 

为不断深化拓展易门县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易门县以实字当头、干字为要,强力推进健康县城建设提质增效,助推提升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健康县城建设根基。易门县结合美丽县城、健康县城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满足广大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县城公共设施的投入,确保县城环境清洁卫生。近年来结合美丽县城建设,提升县城建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好易兴路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加快推进城乡绿美三年行动,在县城朝阳路、东和路等地段建设口袋公园10个,新增绿地面积8630.28平方米,方便广大群众就近游园;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6.1万平方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增加老旧小区公共休闲场所和健身设施,打造健康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和休闲空间;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新建履和桥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改造易兴商场和六街农贸市场,正在新建龙泉农贸市场,全县4个农贸市场功能齐全、分区合理、配套设施完善。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落实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县城建城区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管和清扫保洁。把县城建成区划分为9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县级领导担任网格长,明确县级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街道责任领导、乡镇(街道)责任单位、村(社区)责任人、责任小组、居民小组责任人、执法单位专业联系人。各网格责任单位每天安排不少于4人严格执行早8:00—晚22:00网格责任区值守制度,认真落实常态化开展网格责任区内环境卫生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小广告清理、不文明行为劝导、督促沿街商户落实好“门前五包”责任等。落实好网格责任单位每周五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清理卫生死角。对网格区存在问题实行每日派单制,问题交办单由专班办公室统一派单,明确“是哪个网格,今天有什么问题,整改的网格、属地、配合、行业部门是哪家、网格责任人是谁、县级责任领导是谁、整改时限”。截至目前,累计发布督查通报409期,涉及问题整改3346个。压实“三小、四小”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深化对餐饮、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易门县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善医疗设施和设备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共引进和培养43名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建设智慧医保“村村通”,“云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以医共体总医院心电、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为基础,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慢病管理中心为支撑,村卫生室网络心电图机为保障,布牢县域“心电一张网”,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便捷化。加强县医共体医院和康达医院与省内有关医学高等院校和知名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和人脸识别系统建设,进一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易门县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宣传引导工作,2023年以来通过易门电视台、“菌乡易门”APP、“易门发布”微信公众号、易门融媒抖音号、快手号等宣传载体,发布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国家卫生县复审知识要点等相关内容1000余条次,在易门电视台开设《健康大讲堂》栏目,播出反映健康知识、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内容的节目90余期。坚持在易门电视台拍摄播出《曝光台》专栏,在“易门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字和短视频“红黑榜”,让干部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易门每周工作的最新情况,目前已累计播出《曝光台》专栏13期、发布“红黑榜”57期、“红黑榜”回头看22期。深入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全县累计建成无烟党政机关123家,建成5个健康乡镇、47个健康村、22家健康企业、6家健康促进医院、12家健康学校、4家营养健康餐厅、156户健康家庭、2个健康主题公园及2条健康步道、健康小屋1个。

推进健康县城建设是践行健康中国、健康云南的具体行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同向发力,对提升广大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共同努力,行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