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民政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3年,易门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优化服务保障,着力提升民政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民政领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法治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抓住民政部门政策敏感度高、工作时效性强、群众关注度多的特点,着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制定了《易门县民政局党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利用周一集中学习例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党内法规等。年内开展第一议题学法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2次,组织收看及参加法治视频培训会5场次,参与人数达150余人次;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党章党规等法律法规,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法治宣传和在线答题活动,通过单位工作微信群推送并普及法律知识10余次。二是坚持法治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局党组把推进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民政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模范作用,切实谋划和落实好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到每季度定期分析研判综治维稳和舆情风险相关工作,每半年研究总结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内主要领导完成述法报告1次。三是从严从实抓尊法守法。局党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严从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以案明纪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汇编》《酒驾之痛》等警示教育片,督促干部职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动工作,促使领导班子成员自觉为全体干部职工作出表率。
(二)确保规范透明,健全制约监督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风险防控,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分析研判和风险化解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局党组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民生和社会热点,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公开财政预算、公告公示等政务信息。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重点项目、部门预算决算等内容;及时公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地名命名等重要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和“一部手机办事通”,强化服务效能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标准化水平。四是规范办事程序。为进一步推进部门法治建设,规范办事程序,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民政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我单位严格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福利彩票代销管理、行政区域界限管理、殡葬管理等依法办事程序,公平公正地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五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按要求开展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3次,提请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废止规范性文件2个、拟保留待修订完善1个,从源头上维护法制统一,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六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积极构建符合部门运行特点、运转高效的法律顾问工作机制,继续择优聘请易门县龙泉街道法律服务所1名法律顾问为我单位开展服务工作,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事项,提前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共同开展可行性、合法性分析论证,根据需要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指导具体工作,年内邀请法律顾问对相关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近20次,修改合同及文书10余次。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殡葬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加强干部职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二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考试。截至2023年我单位符合申领执法证人员全员通过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为更好的开展相应执法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内本级民政执法工作没有违法违规问题发生。
(五)强化普法宣传,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一是结合特困人员、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入户核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抽查等工作中,提供一对一的民政法律法规及政策宣讲,普及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最低生活保障认定办法》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反诈防骗方面的法律法规,年内共开展法制宣传9场次,受教育群众30000余人。二是坚持因“时”预防、因“人”预防、因“事”预防原则,在敏感节点定期排查民政领域矛盾纠纷,采取精准预防措施,对发现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处,年内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3起,跨县界线纠纷1起。三是在联系点草箐村委会,派出普法宣讲员对容易产生纠纷的合同订立、民间借贷、分家赡养等问题,举办普法骨干培训,让村组干部知法、懂法、普法,用法法律解决好基层群众的矛盾纠纷,确保草箐村委会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处置得了。
(五)依法履行职责民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一是完善机制抓工作规范。在全县推行低保量化积分制,建立返贫预警、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规范各类低收入人口认定流程,强化动态管理,确保民政政策精准有效落实。二是社会救助政策全面落实。春节期间,慰问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体991户、资金30.14万元。从2023年7月起,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728元/人·月,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947元/人·月。全年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5514户4301.17万元,基本民生底线兜得更牢。三是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力量,认真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报告制度,坚持“逢救必核”要求,深入开展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全面核查工作。全年共核查银行存款等信息17497人次,清退不符合领取低保1132人,新增纳入1139人。通过“政府救助平台”受理临时救助、城乡低保等事项2294件,办结率100%,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四是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及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县监测对象373户1108人中,有547人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发放低保金、临时救助金5375人次、269.09万元。五是老年人福利政策落实到位。发放1-12月高龄津贴51923人次、286.845万元,发放4-9月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发放5413人次、27.28万元,审批新增符合领取高龄津贴人员715人、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人员666人。完成全县716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入户探访工作,督促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到位。组织开展敬老节活动,老年人福利政策、关爱制度有效落实。六是全面落实儿童、残疾人关爱救助政策。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助43人56.817万元,发放孤儿助学金9人8.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8932人次537.697万元。七是婚姻登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8月15日实施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840对、离婚登记217对、补领结婚登记232对、补领离婚登记20人。组织街面巡查14次,开展易走失人员回访60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人1.07万元。八是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全年培育成立社会组织4个,现有社会组织143个。联合教体局开展民办幼儿园抽查检查6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社会组织13家;开展宗教类社会组织抽查检查2家;开展社会组织2022年度检查110家;组织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1家;开展社会组织领域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题讲座3期;实施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项目1个;培育成立一家社区社会组织。九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动员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能力水平考试,共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109人。十是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加强。全县共建立志愿者服务队184个,实名认证志愿者21528人,共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988个,项目总时长623487.59小时。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普法宣传力度不足。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宣传形式还停留在宣传条幅、电子屏、宣传单上,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还不够紧密,走村入户面对面宣传还不够。
(二)法律知识深度不够。干部职工对部分民政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不够深入,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推动工作上,运用法治手段、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还有一定差距。
(三)执法思路有待提升。民政行政执法范围涉及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殡葬管理、区划地名、慈善等众多领域,且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个股室,因政策范围较广,少数干部职工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破解基层难题方面还存在思路不广的情况。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县民政局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进一步瞄准目标、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
(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民政”制度建设,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持续做好法律顾问续聘工作,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合同合法性审核、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
(二)强化培育,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学习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能力,从而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巩固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效果。
(三)创新形式,切实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民政惠民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坚持执法与普法相融合,强化典型引路,利用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宣传“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着力营造依法办事的良好法治氛围。
(四)从严从实,健全行政执法制度。继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点围绕社会组织、殡葬管理等领域,统筹调配执法人员,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五)强化公开,提升服务群众效能。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增强群众对民政服务的满意度。
易门县民政局
2024年1月25日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