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易门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精心部署和指导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民政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紧扣民政重点工作,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优化民生服务保障,在着力提升民政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民政领域法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压实部门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法治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着力推进法律进机关学习型机关建设,按照《易门县民政局党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利用周一集中学习例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党内法规等。年内,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8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5次、支委会17次,科级领导干部上党课6人次,党组织书记集中谈心谈话3次,与班子成员提醒谈话2人次,与股室干部提醒谈话5人次。二是坚持法治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局党组把推进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民政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模范作用,切实谋划和落实好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三是从严从实抓尊法守法。局党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严从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民政信访工作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反有组织犯罪法》《易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公约》等11次,参加学习干部职工429人次以及违法犯罪案例等警示教育片。促使干部职工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民政局机关党员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确保规范透明,健全制约监督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风险防控,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分析研判和风险化解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局党组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民生和社会热点,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公开财政预算、公告公示等政务信息。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重点项目、部门预算决算等内容;及时公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地名命名等重要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部手机办事通,强化服务效能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标准化水平。四是规范办事程序。严格执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福利彩票代销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殡葬管理等依法办事程序,公平公正地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五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按要求开展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3次,提请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拟保留待修订完善1个,从源头上维护法制统一,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六是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度。继续择优聘请易门县龙泉街道法律服务所1名法律顾问为我单位开展服务工作,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事项,提前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共同开展可行性、合法性分析论证,根据需要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指导具体工作,年内邀请法律顾问对相关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8修改合同及文书2参与庭外调解2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余次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殡葬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加强干部职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二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考试。截至2024年我单位符合申领执法证人员除1人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参加考试外,其他人员均已取得行政执法证,持证率达97%,为更好的开展相应执法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内本级政执法工作没有违法违规问题发生。

)强化普法宣传,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一是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殡葬管理条例》《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彩票管理条例》《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二在对特困人员、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入户核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工作抽查过程中,提供一对一的民政法律法规及政策宣讲,宣传普及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最低生活保障认定办法》养老服务、反诈防骗方面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年内共开展法制宣传10场次,悬挂宣传布标10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教育群众36000余人。是坚持因预防、因预防、因预防原则,在敏感节点定期不定期排查民政领域矛盾纠纷,采取精准预防措施,年内未存在需要调处矛盾纠纷。

(五)依法履行民政职责,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一是完善机制抓工作规范。持续推行低保量化积分制返贫预警机制、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实现从人找政策政策找人转变,规范各类低收入人口认定流程,强化动态管理,确保民政政策精准有效落实二是社会救助政策依法全面落实。春节期间,慰问城乡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敬老院老人共865户、资金26.29万元。1—11月,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困难救助金4014.4万元(全年预计4375万元),暖及5325户困难家庭,基本民生底线兜得更牢三是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力量,认真落实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和民政服务对象探访制度,坚持逢救必核要求,核查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6731人次,强化动态管理,清退死亡、不符合继续领取低保人员1521人,新增纳入676人。通过政府救助平台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受理临时救助、城乡低保等事项1640件,办结率100%;四是老年人福利政策依法落实到位。1—11月审批新增高龄津贴对象751人、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对象109人,发放1—11月高龄津贴50383人次、279.185万元(预计全年发放高龄津贴55289人次、307.105万元);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6571人次、32.845万元(预计全年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7281人次、40.75万元);五是依法全面落实儿童、残疾人关爱救助政策。1—11月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基本生活补助397人次52.528万元(预计全年57.388万元),发放季度助学金75.7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3033人次396.539万元(预计全年433.094万元),春节慰问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8人、资金1.14万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电话回访留守儿童359人,督促监护人与监护对象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并落实监护责任。牵头妥善处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事件2件。依法办理解除收养登记1;六是婚姻登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质量依法持续提升。截至目前,依法办理婚姻登记1024,在传统七夕佳节开展集体婚礼系列活动,为10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进一步增强婚姻登记的仪式感,提升新人幸福感。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活动,共组织街面巡查17次,开展易流浪走失人员入户走访慰问7人、电话慰问21人,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1139;七依法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办理社会团体变更登记1件、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3件、审批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申请1件,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核准1件。开展2024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完成部门抽查7家;联合县市监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税务局完成部门联合抽查6家,发出整改通知3份。发挥社会组织在帮扶救助中的补缺作用,引导慈善组织参与5.8公益募捐活动,筹集40余万元的物资惠及23所山区小学学生。链接慈善机构捐赠50台价值27.5万元的净水设备,有效改善43所山区学校及7个养老机构饮水质量;八是进一步依法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做好城区房屋门牌更新设置管理,收集整理易门县有关的地名122条,采集纠错易门县地名716;九是殡葬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殡葬服务依法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完善。年内协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完成对农村公益性公墓设施价格及农村公益性公墓维护管理费纳入政府定价管理,实行政府指导价。完成殡仪馆2个火化炉环保未达标审计项目整改并通过验收。截至目前,年内接运遗体1223具,火化遗体1222具,办理现场减免惠民殡葬995人次,减免金额158.82万元,开展运送骨灰812盒,办理寄存骨灰492盒,办理冷藏遗体109具次,发放特殊困难群众遗体火化省级补助24824.8万元;十是扛牢压实民政领域安全生产责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市、县具体措施,持续推进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年内组织开展为期4天的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员操作培训,开展消防、地震应急演练4次,开展实地专项检查11次,督促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坚决守住民政领域安全底线。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普法宣传力度不足。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宣传形式还停留在宣传条幅、电子屏、宣传单上,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还不够紧密,走村入户面对面宣传还不够。

(二)法律知识深度不够。干部职工对部分民政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不够深入,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推动工作上,运用法治手段、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还有一定差距。

(三)执法思路有待提升。民政行政执法范围涉及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殡葬管理、区划地名、慈善等众多领域,且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个股室,因政策范围较广,少数干部职工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破解基层难题方面还存在思路不广的情况。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民政制度建设,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持续做好法律顾问续聘工作,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合同合法性审核、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

(二)强化培育,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法治能力。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组织民政领域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学习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能力,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三)创新形式,切实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积极探索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民政惠民政策的知晓;坚持执法与普法相融合,强化典型引路,利用部门网站、政府公开网站、易门发布等媒介广泛宣传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着力营造依法办事的良好法治氛围。

(四)从严从实,健全行政执法制度。继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点围绕社会事务、殡葬管理、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区划地名方面,统筹调配执法人员,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五)强化公开,提升服务群众效能。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增强群众对民政服务的满意度。

(六)履职尽责,落实好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继续履职尽责,深入开展民政领域个性和专项方面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民政行业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推进民政领域法治工作。

 

 

 

                                           易门县民政局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