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长期以来对全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祥和、愉快的假期,我们诚邀您承担起孩子第一监护人责任,主动落实好各项监护义务:
1.提高孩子自我防护意识
孩子外出要向家长说明去向和同伴姓名,按时回家、不外宿,不进入KTV、酒吧、网吧、电竞酒店等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不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不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食物和其他物品,不逞凶斗狠,不盲目跟从,不得在烧烤摊、酒吧等地方喝酒。受到侵害要及时和家人联络,并第一时间报告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切记:不吃陌生人东西,不夜不归宿,冷静处理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2.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法治观。不与不良青年称兄道弟,不在学校逞凶斗狠称王称霸。要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凌驾于法治之上,树立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的底线思维。冲动触法的代价,是家庭的破裂,终身的悔恨,无法回头的时光。切记:家庭教育是关键,孩子交友要慎重,不做沉默的羔羊,不做霸凌的恶人。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刻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为孩子缓解精神压力,疏导心理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避免斥责、打骂、简单粗暴地说教。要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防止暴力、欺凌行为。教育孩子多理解宽容他人、多自我激励、多微笑;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管理好情绪,开心过好每一天。切记:心理健康是第一,成长、成才都骄傲,家庭和睦是关键,情绪稳定最重要。
4.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请家长们不要酒后驾车,督促孩子在假期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黑车”和超载的车,不得无证驾驶;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公路上玩耍、严禁翻越防护栏、横穿马路到对面人行道;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和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未满18周岁不得骑摩托车或电动车。骑行电动车、摩托车要佩戴安全头盔。切记:没有驾照不开车,酒后不开车,全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5.防范性侵犯罪
请家长或监护人加强家庭教育保护,并同子女一起学习防性侵知识,教育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性侵害的危害和如何预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刻注意孩子身体、心理变化,时刻掌握孩子交友交际范围,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保存证据,报告公安机关。切记:自尊、自爱、自护很重要,自觉净化交际圈,家长全方位保护,全社会共同守护成长。
6.防范网络犯罪
要教育孩子合理利用网络,绿色文明上网,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在家上网要适当控制时间,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浏览和传播反动或有害的信息,不通过网络接触不明身份的人并私下交往,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在网上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切记:网络世界陷阱多,杜绝有害信息侵入很重要,上网时间要科学,全家切勿沉迷网络。
7.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教育孩子增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严禁网络赌博、远离网贷,不参与违法经营活动。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接到“中奖”“电话欠费”“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能向对方汇款、转账。不出租、出借、买卖手机卡、银行卡。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为“蝇头小利”而以身试法!切记:自身信息重千金,贪图便宜使不得,美好生活靠双手。“两卡”犯罪需警惕,勿因小利成“帮凶”。
一纸书信,万千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更是父母的责任。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推动筑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防火墙”。在此我们也倡导广大家长朋友们:认真学习法律,注重家庭教育,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聆听者、保护者、引路者,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易门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2月2日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