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易门县浦贝彝族乡人民政府 > 通知公告
广大市民朋友们: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己任,坚决打击各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不断建立完善与银行、电信等多部门联动协作的打防结合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网络、电话等通讯设备的不断升级,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活动难度增大,形势严峻,近期,我市就发生了一起重特大电信诈骗案件,给当事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公安机关整理了几类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及类型,并提出防范建议,希望广大市民群众时刻保持警惕,认真识别,严防上当受骗。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即利用互联网、电话语音通信、手机短信、QQ、微信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散播诈骗信息,以诱骗取得群众信任继而划拨钱款为目的诈骗犯罪形式。
二、常见诈骗手段及类型
1.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客服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虚构事主银行卡欠费、被盗用、在外地透支消费、退费、退税、退保险金、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积分兑换现金等方式,诱骗事主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或登录假冒网站盗取银行卡信息,快速将钱款转走盗刷。
2.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虚构事主电话欠费等方式,诱骗事主将所欠费用转入指定账户,快速将钱款转走。
3.冒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虚构事主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传销、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诱骗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快速将钱款转走。
4.冒充部队采购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虚构要购买某种特定的产品,需要事主联系帮助定货,共同赚取差价,并提供对方联系方式,诱骗事主定货付款,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快速将钱款转走。
5.冒充领导或同事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虚构事实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向单位、公司财会人员发送转帐、汇款指令,诱骗事主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快速将钱款转走。
6.冒充亲属、朋友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编造亲属、朋友被绑架、生病或出车祸急需钱用等理由或以赈灾捐款为由,诱骗事主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快速将钱款转走。
三、防范电信诈骗常识
玉溪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保管好“一卡、两码、三号”,牢记“两务必”、“三不要”、“六个一律”、“八个凡是”:
1.“一卡”: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U盾,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2.“两码”: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3.“三号”:即身份证号、银行帐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
4.“两务必”:即务必核实收款人真实身份,不给陌生人转帐汇款;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不给自称“公检法”的人转帐汇款;
5.“三不要”:即一不要使用陌生的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三不要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涉及银行卡、转帐等信息;
6.“六个一律”:即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通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帐户”的一律是诈骗。
7.“八个凡是”:即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帐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资金审查”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四、警方提示
收到可疑短信、可疑电话要三思而行,特别是将巨额资金转入不明账户更要审慎行事。
一是及时与家人、朋友联络。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时往往会以案件涉密、案情重大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保密”,禁止向其他人透漏消息,此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第一时间与家人、朋友联系,说明情况,征求意见。
二是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求证。犯罪嫌疑人冒充政法人员以贩毒、走私、洗黑钱为借口进行诈骗,往往会对人民群众造成极大震动,遇到此种情况要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求证。犯罪嫌疑人以退税、退款、中奖为诱饵,也要与公安机关或其他部门联系,辨别事情真伪。
三是在银行或柜员机办理转帐手续时,一定听从从业人员的提示、认真阅读警示告示或直接向银行人员询问,了解相关情况。在柜员机上操作,如果进入英文界面,不了解操作内容时,一定要向银行人员寻求帮助。
记住以下防骗顺口溜:“大额汇款要当心,虚拟电话设陷阱,回拨号码能问明,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倘若被骗速报警”。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