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多措并举助力“一老一小”关爱服务

 

一老一小牵动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易门县聚焦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多措并举整合资源,持续扩增服务供给,加快构建有所有优育服务新格局。

一、健全完善机制,织牢关爱帮扶责任网

一是建机制抓规范。制定实施《易门县特殊老年群体关爱服务工作计划》《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计划》等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行动计划,强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机制保障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包保联系机制,整合各类挂联包保及力量,动态掌握一老一小底数,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等结对帮扶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各级共同发力的一老一小工作格局。动态共享信息。强化动态摸排,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主体多元的照护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在册留守老人188人、留守儿童308人(其中困境儿童34人)。

二、实施精准帮扶,织牢关爱救助兜底网

一是持续开展探访关爱服务。严格落实探访关爱制度,全面签订特困老人监护协议和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形成困难群体关心关爱责任闭环。以来,探访留守、空巢等6困难老年人573人次、特困人员676人次入户走访留守儿童718人次,发放慰问金和物资6.6万元。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网络推进茶树等5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幸福食堂建设。累计完成361户困难家庭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其中惠及留守老人家庭7户,困难老人家庭居家生活品质得到改善。三是扎实兜牢民生底线。统筹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2024110月,按月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2644.3万元,有效保障了40955820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及护理费832.98万元,兜住724743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发放临时救助金165.2万元,帮助423户困难家庭渡过难关发放高龄津贴45663人次253.005万元,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5985人次29.91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8978人次359.04万元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费基本生活补助365人次48.208万元

三、发挥部门优势,织牢关爱帮扶联动网

涉及一老一小关爱帮扶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关爱帮扶合力。县教体局在十街、铜厂等山区学校建成5留守儿童之家安排三心教师担任爱心爸妈生活为运行模式定期开展活动全县635名党员教师参与“11”结对帮扶,实现留守儿童帮扶全覆盖。县司法局集中开利剑护蕾普法宣传,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面对面法治讲座47场次,受教育人数3122余人。县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2场次,受益师生1.2万余人,邀请400余名学生到易门县法治教育中心观摩学习10场次。团县委开展假小课堂托管班2期,累计服务留守儿童60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为261留守儿童发放价值5.2万余元爱心物资;开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良好氛围。妇联建成村(社区)家长学校58个,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及亲子活动88场次,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13次;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90余名,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其他相关部门也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为全县一盘棋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探索创新机制,织牢关爱帮扶爱心网

积极探索社会参与、多方发力关爱模式,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一老一小关爱帮扶。县阳光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主题关爱活动,积极参与5.8公益募捐活动,为山区小学2500名学生及留守儿童捐赠价值40余万元学习、生活用品。组织志愿者为18岁以上困境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县慈善总会链接52套价值27.5万元净水设备,改善部分山区学校学生、农村群众饮水质量,有效保障一老一小饮水安全。春晖为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五社联动,累计为410余名高龄、精神障碍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及心理疏导服务,改善了困难老年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