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易门县卫生健康局 > 医疗卫生机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易门县妇幼保健院信息公开
一、医院基本情况
易门县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65年,现址位于龙泉街道文昌路378号,于2015年3月申报立项,总规划用地10亩,建筑面积6263.06㎡,总投资2382万元。2015年机构改革整合卫生、计生资源,易门县妇幼保健院与易门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合并为“易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9年5月更名为易门县妇幼保健院(加挂易门县计划生育和药具管理中心牌子),系政府举办的公益一类妇幼保健机构,市级文明单位,是易门县唯一从事妇女儿童保健及计划生育服务的专业机构。医院历经几代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和发展,现已成为本县及邻近辖区的妇幼健康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保健技术指导中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定点医院,卫校教学实习基地,承担着全县及邻近辖区 18万人口的妇幼健康管理和高危孕产妇管理、指导、救援、转诊任务。
至2022年底,我院共有职工101人,编内职工61人,编外职工40人。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2人,占职工总数的81.19%。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8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51人;50岁以上18人,占全院职工的17.8%;41-50岁33人,占全院职工的32.7%;31-40岁10人,占全院职工的9.9%;30岁以下40人,占全院职工的39.6%;本科44人(43.57%)和专科47人(46.53%),中专和高中学历两者合计10人占9.9%。
二、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
易门县妇幼保健院原来医疗设备较少,而且多数设备老化陈旧,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自启动云南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能力标准创建工作以来,自筹资金更新引进800余万元设备,包括:E10四维彩色超声、DR机、生化仪、电化学发光仪、阴道镜、乳腺治疗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骨密度检测仪、儿童双目视力筛查仪、儿童营养体成份分析仪、婴儿暖箱、新生儿辐射台、新生儿经皮黄疸检测仪、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仪等60余件设备。增设9个门诊:孕期营养门诊、宫颈病变专科门诊、乳腺门诊、内科门诊、妇女儿童心里门诊、中医保健门诊、高危儿门诊、儿童营养与喂养门诊、儿童五官保健门诊;开展新业务30余项: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盆底康复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白斑、乳腺治疗仪治疗、妇女病中药封包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血压监测、骨密度检测、儿童双目视力筛查、儿童营养体成份分析、小儿中医推拿、儿童肺功能检测、儿童呼吸道一氧化氮检测、维生素ADE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性激素检测、流感三联检、呼吸道五联检、肠道病毒EV71抗体检测、NT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系统B超检查、涎腺B超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小儿肠系膜淋巴检查及DR放射检查等。以上设备的引进和服务项目的开展,拓宽我院的服务项目,增强了服务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我院自启动创建工作以来,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提升群众服务体验感,提升医院形象,逐步加强院内中心建设。建成易门县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婚检中心”“孕前优生中心”、“儿童体检中心”、“孕妇学校”和“育儿学校”。改造儿童保健科、儿科诊室,做到一人一诊室;设置儿童保健部专家门诊、改造雾化治疗室;升级改造检验科,建设中医科。通过这些建设和改造,提升了我院的服务能力,规范了服务流程,改善了医院形象。
三、规范设置,流程清晰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国卫办妇幼发〔2015〕59号)文件要求,明确医院组织架构,规范设置业务部门和职能科室。完善三大部(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体系建设,健全党办、院办(含人力资源部)、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保健部、信息统计科、健康教育科、质控部、总务科、设备科、采购办、基建办、财务科(医保、物价、内审)等行政职能科室设置。设置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心电图和DR诊断室)和药剂科等医技保障科室。结合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职能职责,开展辖区保健、个体保健和临床服务工作。
四、人员标识
根据国卫妇幼发〔2015〕59号《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解读附件: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县级章节),我院按“3+1”模式设置医院部门:管理部门、业务、保障部门+党群部门,进行人员设置。
院领导、科主任人员名册 | ||
科室 | 姓名 | 职务/职称 |
管理人员 | 孙彪 | 负责人、书记、主任医师 |
胡方 | 副院长、高级经济师 | |
瓦自伟 | 副院长、计划生育副主任医师 | |
陈虹 | 副院长、主管护师 | |
党办 | 宋盈春 | 副书记、主管检验技师 |
院办 | 杞来仙 | 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 |
财务科 | 宋玉芳 | 科长、高级经济师(财税) |
医务科 | 吴亚静 | 科长、副主任医师 |
护理部 | 杨丽华 | 主任、副主任护师 |
感控办 | 张瑶 | 主任、副主任护师 |
保健部 | 许宏春 | 主任、主治医师 |
质控部 | 孙琴 | 主任、主管医师 |
孕产保健部 | 韩春梅 | 主任、副主任医师 |
儿童保健院 | 马琼 | 主任、副主任医师 |
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 | 杞晓娅 | 主任、主治医师 |
影像科 | 麦建蓉 | 主任、主治医师 |
药剂科 | 李琼梅 | 主任、副主任药师 |
总务兼设备科 | 张钧菖 | 科长、管理人员 |
检验科 | 杨婷 | 主任、检验师 |
院工会 | 瓦自伟 | 主席、副主任医师 |
共青团 | 代超 | 团支部书记、医师 |
五、强化文化建设
党支部以党建领航,把支部规范化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依据本院的功能任务,经支委会、党员大会、院务会、中层干部会及职工大会讨论,明确医院精神为“广慈博爱、严谨求实、精诚勤和”,宗旨是“全心全意守护妇女儿童健康”,愿景是“建设县域一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医院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公益惠民、阳光诚信”,使命是“关爱妇女儿童、建设幸福家庭”,医院理念是“母婴安全、儿童优先”,院训是“仁爱、诚信、严谨、创新”。打造“爱心、耐心、热心、诚心、细心、责任心”六心服务文化,履行服务承诺、践行服务宗旨。设计医院标志,中间的红色圆圈是国家妇幼卫生的标志,代表妇幼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母亲、胎儿、婴儿,红色代表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幼卫生事业红红火火,白色的双手代表我们妇幼工作者始终托举着、呵护着母亲和婴儿,表现出妇幼人对生命的敬畏及崇高的职业精神。
双手是“妇幼”两个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Y"和"F"的变形和“医院”两个汉字第一个拼音字母“Y"和"Y"的变形,同时也是“云南”、“玉溪”、“易门”、“医院”四个相连词组的首拼字母“Y"的变形。白色代表妇幼医务工作者的天使精神,蓝色底板代表着妇幼人严谨的工作态度。整个和谐的图像就像蔚蓝的天空下正在盛开的妇幼事业之花。徽标上部是“易门县妇幼保健院”的中文,下部“易门县妇幼保健院”的英文;易门县妇幼保健院隶属云南省玉溪市,并始创于1965年。统一整个院区色调,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是粉红色,儿童保健部是果绿色,手术室、住院部是淡蓝色,柔和、温馨、和谐,融合妇幼健康文化,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全、舒适、雅致的服务环境,提升妇女儿童的服务体验感。
六、强化妇幼健康管理,提升辖区管理质量
我院始终紧紧围绕妇幼工作方针、功能定位、职能职责开展工作,按照国家《两纲》《两规》和国家公共卫生第三版的要求,紧扣省市县目标任务,开展辖区妇幼健康管理和服务工作。
2019孕产妇死亡1人,孕产妇死亡率59.92/10万,2020年、2021年、截至2022年10月底孕产妇“零”死亡;婴儿死亡率2020年5.43‰,2021年3.28‰,2022年1-9月2.72‰;5岁以下儿童2020年5.43‰ , 2021年4.1‰,2022年1-9月5.44‰。截至2022年9月底,乙肝母婴传播率为0,梅毒母婴传播率为0,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0。婚检率逐年提升,2019年86.14%,2020年 88.77%,2021年96.83%。产前筛查率逐年提高,2019年93.44%,2020年95.07%,2021年97.68%。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妇女常见病筛查、住院分娩率、孕期贫血患病率、“两癌”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叶酸补服(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等项目均完成指标任务。开展托幼机构管理、高危儿管理、高危孕产妇追踪管理成效明显。
七、加强医院后勤管理,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我院推行后勤社会化,公开遴选物业安保公司合作,把保洁、安保、绿化、维修、洗涤等业务外包的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加强位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质量考核和监督检查,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质量。
转变医疗装备管理模式,招标医疗设备专业管理公司全面管理医疗设备,实现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开展医疗设备日常巡检、保养维护,医疗设备随时处于备用应急状态,保障医疗安全。
完善消防设施配置,组织培训和演练,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强化电梯安全、视频监控项目及网络信息安全、机房安全。完善了医疗废弃物暂存点、污水处理站项目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八、强化信息建设,助力医院全面发展
启动创等工作以来,我院逐渐开通微信支付、现金支付、刷卡支付,让患者就医流程优化,减少等待时间;安全监控全覆盖,加强安全保障;就诊区域WiFi全覆盖,开设公众号,满足患者服务需求;信息网络安全、消防、医学装备、电梯、配电室均有专业公司维护保养,加强医院安全保障。推进医院智慧化建设,正在进行申报程序,即将引进HIS、LIS、PACS等医疗信息系统,助力医院高质量快速发展。
九、提高医疗保健安全管理
我院加强了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科两级管理,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9个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24个管理领导小组,各委员会及领导小组设办公室,科室设管理小组,执行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医院质控部、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保健部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定期召开质控会议,有效实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科两级培训及考核,核心制度落实有保障,评估检查、终末质量考核有措施,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估、有整改,掌握重要环节,立足质量考核与监督,注重奖惩结合,有效运用了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医疗与安全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截至2022年末全院及各科室已完成各种培训共409场次、演练共83场次,内容涉及《两纲》《两规》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妇幼保健知识、辖区管理业务、传染病及疫情防控、院内感控、危急值及医疗安全、医疗纠纷的防范、院内急救、食品安全、抗菌药物、三基操作训练、医疗文书规范、临床诊疗进展、儿童健康综合管理、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消防安全等。通过以上培训,全面提升医院的临床保健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为医院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严格执行医疗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达标率 100%;强化病案管理,医疗文书书写及时,病案合格率≥95%;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排查安全隐患,防范不良安全事件。推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对存在责任的个人和科室作出处理意见,提出整改措施等。2019年至2022年未发生医疗事故。
加强药品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完善药品制度管理,从采购、验收、贮存、调配和使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全过程管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新建药品阴凉库,冷藏、通风、防火、防虫、防鼠、防盗设施健全,运行正常。急救备用药品统一规范管理,定期核查。加强处方审核与干预工作,开展用药咨询服务,促进用药安全合理。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严格监管。
尊重就诊者知情选择权,维护就诊者合法权益。公开临床医生职级,医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承诺,方便病人选择医生。在手术和特殊诊疗过程中,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病历保存。畅通患者投诉流程,由党支部办公室和院办公室协同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在投诉接待室配置完善录音录像设施,健全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处置机制,明确的处理流程。对投诉情况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院内管理、医疗保健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督促相关部门、科室及时整改。
开展满意度测评,除参与第三方国家平台满意度调查外,党支部办公室联合护理部每月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定期评议医德医风状况,自觉接受患者及群众的监督。
十、党风廉政建设
易门县妇幼保健院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确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强化廉洁意识,以落实责任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廉洁教育为抓手,以强化监督为重点,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全年工作重点,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形成规范的责任体系和有效的落实机制。 二是强化制度管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支委会、院务会、院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工作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三是深入开展廉洁从业行动,坚持民心所向,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持之以恒抓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筑牢医务人员思想防线,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培训,打造廉政文化宣传栏,开展警示教育,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五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权力规范运行,强化了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考评,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