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措施创新服务模式 织密健康防护网
——易门县2024年“防艾”工作跃上新台阶
易门县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基层防艾模式,有效破解了患者发现难、转介脱节、治疗依从性低等难题。
一、基层哨点前移,破解“发现难”瓶颈 。村卫生室作为防治网络的“神经末梢”,推行静脉注射与血糖检测同步HIV抗体快检服务。通过采集末梢血进行快速检测,将艾滋病筛查嵌入村民日常医疗服务场景,2024年发现HIV抗体阳性2例,实现“被动检测”向“主动发现”转变。村医通过“医疗行为伴随式筛查”模式,既保障了操作规范性,又消除了居民对专项检测的抵触心理。
二、实施闭环管理,打通转介治疗“最后一公里”。疫情报告管理流程建立“首诊负责-全程陪护”机制,对新报告病例实行“三个当日”服务(当日确证告知、当日转介治疗、当日启动采血及健康体检)。疫情报告人员及随访责任人为HIV感染者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2024年护送4名居住偏远和行动不便患者入院,确保72小时内治疗入组率达100%。治疗点医生创新开展“移动药箱”服务,为多名残障患者提供入户采血、送药及健康指导,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三、创新精细化管理体系,筑牢治疗质量生命线。建立“一人一策”电子健康档案动态随访管理,随访责任人通过“痕迹化工作法”动态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婚姻情况、健康情况等。由乡镇卫生院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乡村两级随访责任人对患者进行入户动员、依从性教育,2024年协同开展电话动员、入户动员10余次,成功动员脱失患者11人。创新实施“防艾民生保障工程”,在常规随访中嵌入家庭经济评估模块,为4户因突发事故导致贫困的患者家庭申请临时救助金1.1万元,同步协调民政部门将126名符合救助的患者纳入低保,全年累计救助金额达90余万元,从根源上消除治疗中断风险。
四、升级实施全流程服务,构建“一站式”防艾新生态 。打造县乡村三级联动的“2次就诊完成治疗”服务体系,首次就诊完成确证检测、基线体检和依从性教育;二次就诊即获取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优化多项服务流程,将治疗准备期从常规14天压缩至5天,CD4细胞检测、病毒载量检测覆盖率稳步提升。
近年来,易门县通过构建“主动发现-无缝转介-精准治疗-全程护航”的防治闭环,将专业技术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用机制创新破解资源约束,以系统思维重塑防艾生态。2024年实现新发现感染者平均入组治疗时间8天内;母婴传播率连续几年保持零记录;检测率、发现率高于玉溪市平均水平;HIV/AIDS配偶/固定性伴检测率达100%;30天內入组抗病毒治疗达100%(全市89.1%);发现率95.2%、抗病毒治疗达96.1%(全市95.7%)、治疗有效率96.93%,抗病毒治疗成功转介率100%(全市95.7%),使我县防治艾滋病工作跃上新台阶,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防治模式,为打赢第五轮防艾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