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易门县种植大春农作物22.4205万亩,其中:水稻1.1063万亩,玉米11.019万亩,烤烟6.6403万亩,蔬菜1.6134万亩,花卉0.7137万亩,其他作物1.3098万亩。根据易门县植保站田间调查,水稻病虫害总体轻发生,玉米蚜虫、大斑病、锈病中等偏轻发生,其他病虫害轻发生,蔬菜蚜虫中等偏轻发生,其他病虫害轻发生。
一、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水稻病虫害。主要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叶瘟、纹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曲病,总体均轻发生,部分防治不到位的田块和感病品种中等偏轻发生。稻飞虱发生0.81万亩,防治1.242万亩次,发生区域:十街、浦贝、绿汁、六街、龙泉;稻纵卷叶螟发生0.14万亩,防治0.22万亩次,发生区域:十街、浦贝、绿汁、六街、龙泉;二化螟发生0.07万亩,防治0.11万亩次,发生区域:十街、浦贝、绿汁、六街、龙泉;穗颈瘟发生0.06万亩,防治0.06万亩次,发生区域:浦贝、六街、龙泉;纹枯病发生0.184万亩,防治0.28万亩次,发生区域:十街、浦贝、绿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0.346万亩,防治0.56万亩次,发生区域:十街、浦贝、绿汁、六街;稻曲病发生0.05万亩,防治0.08万亩次,发生区域:十街、浦贝、绿汁、六街。
(二)玉米病虫害。发生病虫害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粘虫、蚜虫、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纹枯病,玉米螟、粘虫、小斑病、灰斑病、纹枯病,总体轻发生,部分防治不到位田、地块和感病品种中等偏轻发生,个别中等发生。玉米螟发生1.32万亩,防治1.92万亩次,全县玉米种植区均发生;草地贪夜蛾发生6.255万亩,防治9.507万亩次,全县玉米种植区均发生;粘虫发生0.11万亩,防治0.20万亩次,发生区域:绿汁、浦贝、龙泉;蚜虫发生1.72万亩,防治2.63万亩次,全县玉米种植区均发生;大斑病发生0.44万亩,防治0.59万亩次,发生区域:六街、小街、铜厂、龙泉;小斑病发生0.05万亩,防治0.08万亩,发生区域十街、浦贝;锈病发生1.28万亩,防治1.95万亩次,全县玉米种植区均发生;灰斑病发生0.09万亩,防治0.14万亩次,发生区域:铜厂、绿汁、小街、浦贝、十街的高海拔玉米种植区;纹枯病发生0.26万亩,防治0.40万亩次,全县玉米种植区均发生。
(三)蔬菜病虫害。虫害主要发生蚜虫、菜青虫、斑潜蝇、小菜蛾、斜纹夜蛾、蓟马、白粉虱等,总体轻发生,蚜虫中等偏轻发生,其中蚜虫发生面积1.37万亩,防治2.21万亩次;菜青虫发生0.61万亩,防治0.96万亩次;斑潜蝇发生0.86万亩,防治1.33万亩次;小菜蛾发生0.42万亩,防治0.61万亩次;斜纹夜蛾发生0.75万亩,防治1.15万亩次;蓟马发生0.21万亩,防治0.33万亩次;白粉虱发生0.19万亩,防治0.3万亩次,所有虫害全县种植区域均有发生。病害主要发生霜霉病、白粉病、白锈病、十字花科根肿病、软腐病,总体轻发生,个别防治不到位的地块中等偏轻发生,其中霜霉病发生面积0.15万亩,防治0.23万亩次,全县各乡镇(街道)均发生;白粉病发生面积0.20万亩,防治0.33万亩次,全县各乡镇(街道)均发生;白锈病发生面积0.08万亩,防治0.13万亩次,全县各乡镇(街道)均发生;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面积0.035万亩,防治0.061万亩次,发生区域:六街、龙泉、浦贝、铜厂;软腐病发生面积0.031万亩,防治0.052万亩次,全县各乡镇(街道)均发生。
二、后期趋势预测
(一)水稻病虫害。预计后期稻飞虱轻发生,个别田块中等发生,点状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纹枯病、穗颈瘟中等偏轻发生,个别防治不到位的田块和感病品种中等发生。
(二)玉米病虫害。预计玉米螟、粘虫、小斑病轻发生,个别防治不到位的田、地块和感病品种中等偏轻发生;锈病、纹枯病中等偏轻发生,个别防治不到位的田、地块和感病品种中等发生;蚜虫、大斑病、灰斑病中等发生,个别防治不到位的田、地块和感病品种偏重发生。
(三)蔬菜病虫害。蔬菜蚜虫、斑潜蝇中等偏轻发生,个别防治不到位的田、地块中等发生,其他病虫轻发生。
三、防治建议
(一)加强监测。各乡镇(街道)要加强监测,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粘虫、蚜虫、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蔬菜蚜虫、菜青虫、斑潜蝇、小菜蛾、斜纹夜蛾、蓟马、白粉虱等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针对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作物生长关键阶段,及时指导科学防治。并将发生情况及时上报易门县植保植检站。
(二)根据当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各乡镇(街道)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重点区域开展好防治工作宣传和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技术落到实处,有效控制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三)农业防治。摘除下部病虫叶,清除田间杂草,设置病虫隔离屏障。
(四)药剂防治。
1.水稻病虫害:(1)稻瘟病: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 500-600 倍液喷雾、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30-40 克/亩、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75-100 克/亩、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15-20 克/亩、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防治。(2)纹枯病:可用240 克/升 噻呋酰胺悬浮剂、40%甲硫三环•氟环唑悬浮剂 30-40 克/亩、20%井冈霉素 100 克对水 30 公斤喷雾(兼治稻曲病)、噻呋酰胺·己唑醇、噻呋·戊唑醇等混配剂(兼治稻曲病)、10%苯醚甲环唑等防治。(3)稻飞虱:可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50%吡蚜酮悬浮剂10-15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50克、20%呋虫胺可溶粒剂20克、80%烯啶•吡蚜酮(20%烯啶虫胺+60%吡蚜酮)10-15克等防治。(4)螟虫:可用5.7%乙基多杀菌素+28.3%甲氧虫酰肼悬乳剂、甲维盐、阿维菌素、虱螨脲等防治。注意防治水稻病虫害时以上药剂任选其一兑水45公斤喷雾,且要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2.玉米病虫害:(1)锈病:可选择50%粉锈清100克/亩或15%三唑酮粉剂100g/亩或20%三唑酮乳油50-60g/亩对水45公斤喷雾。(2)大小斑病:可选择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亩,对水45公斤喷雾。(3)玉米灰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对水45千克喷施。(4)玉米纹枯病:田间病株率在3-5%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100-150毫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45千克,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再用药防治1次,连喷2次,可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5)玉米白斑病:可选用丙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使用量施药。在发病初期防治可减轻病害扩展。(6)蚜虫:选用70%吡虫啉6克/亩或3%啶虫脒40—50ml/亩或20%吡虫啉(康福多)20ml/亩对水45kg喷雾防治。(7)玉米螟:心叶末期后,为害叶率达到10%、吐丝期后,为害穗率达5%,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及细土按照1:15的比例拌匀,然后撒入喇叭口内,也可以用药液进行灌注。(8)玉米粘虫: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亩或2.5%敌杀死30毫升/亩对水45kg喷雾防治,主要喷洒植株上部,田间地头、路边杂草都要喷到,以保证防治效果。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3.蔬菜病虫害:(1)蚜虫选用苦参碱、烟碱、天然除虫菊素、吡虫啉、啶虫脒防治。(2)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在低龄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印楝素、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苦参碱、烟碱、天然除虫菊素、溴虫腈、茚虫葳防治。(3)斑潜蝇选择阿维.灭蝇胺、溴氰虫酰胺、灭蝇胺、阿维菌素等防治。(4)蓟马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防治。(5)白粉虱使用球孢白僵菌、矿物油和乙基多杀菌素防治。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