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530425-005599-20090202-0001      来源:易门县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09-02-02 11:25:06      修改时间:2009-02-02 15:30:15          [ 打印 ]

 

政 府 工 作 报

――   2009        1        15      在铜厂彝族乡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乡长  李全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的工作回顾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全乡经济发展最快、项目建设力度最强、社会民生更加改善、广大群众增收最为明显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坚持“强基础、固支柱、壮林矿、建生态、创和谐”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乡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发展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优势,坚定不移地巩固提高两大支柱产业,持之以恒地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继续改造提升粮食产业,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烤烟生产再创佳绩,收购量达285.7万公斤,比上年增15.7万公斤,交售收入达4259万元,比上年增929万元,户均收入达9700元,比上年增3585元,人均收入达2270元,比上年增785元,烤烟农特税及附加达937万元,比上年增205万元;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出栏肉猪29949头,增长14.1%,生产销售仔猪69210头,增长11.67%,肉蛋产量达306.3万公斤,增长18.58%,产值达4528万元,增长45%;林果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积极引进优良林果品种,改造和发展传统林果产业,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在全乡发展泡核桃种植412763705株,完成野生铁核桃改造4000余株,新造旱冬瓜、华山松混交林1000亩,实现林业产值1311.7万元,增长8%;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产量达1014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达452公斤秋冬农业开发成效明显,春洋芋、菜豌豆、油菜等种植面积达7571亩,占全年小春种植面积的25%2008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GDP13294万元,增长10.5%,农村经济总收入13387万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4元,增加641元,乡级财政收入734万元,增167万元,实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质量同步提升。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油菜、豌豆等附加值高的非粮作物,全年复种指数221%,粮经作物种植比例56.443.6。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坚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03.68万元,完成2008年里士项目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22.4万方中岭山箐小(二)型水库1座,在里士、芭蕉、碧多三个村委会新建小水窖800口,新建里士二坝沟、里士三坝沟、松树林灌沟、梅子树灌沟、芭蕉三坝沟、五路碑灌溉沟渠共25.2千米,架设碧多万方水池、窝拖田农学地、五路碑水浇地引水管道共11.2千米,完成铜厂一、二坝、里士下村坝、大梨树坝、桃园小坝、小水井小坝塘的整治,完成大马山、白石岩、底尼大村、里士坡脚、芭蕉等5件人畜饮水工程,除险加固铜厂龙潭坝、西山合作坝、山背后小坝、沙河村小坝、万宝厂小坝、干海孜小坝、新庄小坝等7座小坝塘,以上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灌溉面积7951亩,受益56个村民小组、1713户、6813人,农村水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投入公路建设资金319万元,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新修和善庄、罗母箐、小岔河村组公路共10.3千米,完成公路抗灾能力改造12千米,投入烟区公路保通工作经费5.9万元,确保烟区公路通畅化,农村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以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心,着力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成污染源普查12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普查5534户,对地震安全隐患较大的54户民居进行拆除重建,174户民居进行加固改造。新建集镇垃圾池2个,集镇周边环境进一步改善。继续加强沼气等农村能源建设,做好全乡现有4086口沼气池的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控制,大力倡导和推广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的施用,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绿色生态含量,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针对底尼、里士两地出现的私挖乱采现象,封堵私挖乱采矿洞26处,制止私挖乱采人员近万人次,没收非法矿石60余吨,遏制了私挖乱采国家矿产资源的行为。投资71.8万元,实施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6件。以整村推进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完成股水黄草岭、枇杷树、沙衣白石岩、和善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米苴大箐、瓦国箐、独房子、上村、杞乃箐、庄上箐革命老区标准化综合扶贫项目,针对碧多罗母箐、西山芹菜塘地质灾害隐患较大的实际,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争取,启动碧多罗母箐和西山芹菜塘搬迁避险工程,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全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04起,立刑事案件2件,破获2件,受理行政案件14件,查处14件,社会治安大局保持稳定,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各项社会事业。投资1.5万元,为铜厂中学新增4个教学班添置了教学设备,保障教学正常开展,完成米苴小学D级危房改造,碧多小学篮球场、廉租房建设,芭蕉小学排水沟加固,里士小学厕所翻修等工程,投资98万元的底尼完小校舍新建工程已接近尾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完成西山、沙衣村卫生所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开展,参合人数达21149人,参合率达97.89%,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奖优免补工作,动员农村一孩夫妇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9户,坚决杜绝计划外违法生育,开展好以“查孕、查环、查病”为主的下村技术服务,计划生育率达100%,群众对优质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0.04‰。及时、准确发放各种救灾救济物资,民政工作进一步夯实,双拥优抚成果得到巩固,全年落实低保户785户,发放低保金75.6万元,“解三难”补助38人次,补助金额3.4万元,开展各种慰问234户,发放慰问金29300元。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和财产管理,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强化涉农收费的管理,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健全农村财务运行机制。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多形式地开展好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文化事业继续保持健康繁荣。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了经济建设的助手作用。武装工作稳步开展,2008年在提高兵员标准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征兵工作,向部队输送8名新兵,同时,认真做好民兵整组及民兵军事训练工作,民兵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关心残疾人、老龄事业,助残济困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10户。认真抓好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市、县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召开林改宣传动员培训会162场次,培训林改工作人员6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383份,林改宣传面达100%。狠抓矛盾纠纷调处,共调解林改矛盾纠纷35起,有效保证了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全乡完成林地确权320902.7亩,确定宗地11984宗,发放林权证5219本,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主体改革,为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结果,凝聚着全乡人民的辛劳智慧。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多年来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经济发展渠道单一,群众增收仍然困难;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少数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作风漂浮,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迎难而上,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

二、2009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2009年,是我乡加快发展、构建和谐铜厂的关键之年,是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成果、进一步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固支柱、壮林矿、建生态、创和谐”的发展思路,带领和团结全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开创铜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力争实现全乡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

(一)调整优化传统产业,增强竞争优势

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坚定不移巩固提高烤烟、畜牧两大支柱产业,持之以恒发展壮大林业、矿业两大后续优势产业,继续改造提升粮食、蔬菜等传统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确保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

继续巩固提升烤烟产业。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发展全局,继续巩固和提升烤烟产业进一步增强信心,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一思想,强化服务,确保面积和总量提高单产、单价和综合合格率,做到政策宣传、组织发动、面积落实、科技措施到位,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目标任务为:全乡指令性计划种植面积18500亩,其中田烟2000亩,地烟16500亩,生产适销对路烟叶235万公斤、出口备货烟35万公斤,全乡烟叶综合合格率80%以上,均价达到16元以上,田烟单产170公斤以上,地烟单产140公斤以上。全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各项工作:广泛宣传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烤烟生产积极性;早规划,早落实,确保种植规模,继续抓好连片种植和样板示范;坚持良种化,全乡统一种植K326品种;切实抓好育苗工作,必须实行100%的漂浮、漂湿育苗,商品化育苗达95%以上,做到播种时间统一、专人播种、专人管理,全乡215日前育苗全部结束;及时进行规范预整地,抓住最佳节令,适时规范早栽,430日前移栽面积达50%以上,田烟在510日前集中移栽结束,地烟在515日前移栽结束;科学合理施肥,加强田间卫生管理病虫害防治,规范使用农药,适时封顶,彻底打杈,抑芽剂推广达100%;坚持适时采烤,科学烘烤,切实提高烟叶质量强化对烤烟辅导员的管理,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继续完善预检制,扎实抓好烤烟收购协调工作,真正实现快收快调;通过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落实,强化管理,确保烤烟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和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力争群众交售收入达4800万元以上

继续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择优发展”的方针,继续把畜牧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发展,大力调整优化畜产品结构,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收。强化科技培训,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开发适应市场的畜禽产品。坚持把畜牧业结构调整与规模养殖结合起来,走集中规模生产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的路子,培育养殖示范户、示范村,突出抓好生猪业和家禽业,使畜牧业和林业、种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达到数量增长、质量提高、效益增加,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强化动物疫病防治,抓好贩运户、屠宰户、养殖大户的管理,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监测和防治水平,强化对上市畜禽产品的监管,规范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确保全乡畜禽产品卫生、安全。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奖励政策,积极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价格、技术等信息服务,不断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力争实现畜牧业总产5000万元,增长10%以上

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措施,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突出支柱产业建设,进一步落实农民增收的长效措施,使农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牢固树立抓好粮食生产不放松的思想,坚持大、小春一齐抓,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不断提高优良品种比例和农业科技利用率,确保农民人均产粮在400公斤以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早熟及反季蔬菜,继续发展春洋芋、秋冬豌豆、西山常年蔬菜等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抓好2009年的小春作物管理和大春种植规划,强化籽种安全意识,加强农用物资市场监管,做好籽种调供和农用物资配套工作。

培育壮大林业产业。把林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后续产业来培育,继续抓好林业各项工作的落实。虽然我乡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完成,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这项工作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加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以及主客观条件局限,我们还面临很多艰巨的任务。在2009年的工作中,我们要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加大造林及封山育林力度,继续巩固好全乡3433亩退耕还林及171867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项目,争取实施27456亩省级公益林项目,计划补植补造国家重点公益林2000亩,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0亩,对40余公里新修公路实施“千里长廊”绿化工程,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做好林业产业的规划,积极引进优良林果品种,改造和发展传统林果产业,计划发展种植泡核桃7万株,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继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查缺补漏,全面跟踪、检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深入调研,合理规划林业产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好各级配套改革政策和措施,促进改革的深入开展。积极探索国家公益林果松、核桃区域发展新模式,寻找野生食用菌等林下资源增产增收新方法,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力度,争取低产林、四荒改造项目,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林农充分意识到林业中蕴含的商机,调动社会和群众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增强林农依法管林、护林、用林的意识,加大对林产业发展的扶持、投入和引导力度,充分发挥我乡的林业优势,使林业真正成为我乡的又一项支柱产业。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的管护,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林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在狠抓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米苴、股水等片区17件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争取实施2009年米苴片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抗灾防汛工作,加强值班监测,高度重视病险库坝的安全度汛和滑坡村的监测防范工作,做好全乡29座大小库坝汛期内的防洪、蓄水指导工作,确保库坝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切实抓好2009年五小水利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加强水土保持为重点,加大农田保护力度,做好在112洪涝灾害中受损的妥甸岗、法峨、面板凳3个自然村的农田复垦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最大限度保护耕地。以改善提高村组公路抗灾能力和维护烟区公路为重点,做好乡、村、组公路的日常管护工作,全力维护烟区公路畅通,继续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做好铜厂至里士、里士至芭蕉公路抗灾能力改造。

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继续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排污企业和个人排污的监管,保障排污安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继续加大农村能源建设,计划新建沼气池237口,统筹抓好沼气建设、节能改灶、推广使用太阳能等工作。正确处理好烤烟产业发展与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杜绝用柴烤烟,使用煤烤烟成为一种习惯,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抓好碧多罗母箐、西山芹菜塘的搬迁避险工程,力争完成155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小流域和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加大对水资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严格制止对矿山的私挖乱采行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各方面资金,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切实抓好股水米茂大村、刘家村,铜厂万宝厂、干海孜及沙衣楂子树、杂赛母6件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工程,实施好栗粟民族示范村建设项目。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事前预算、上限控制、公开使用的原则,力争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12个。

(三)继续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家长的供书意识和学生的读书意识,保证适龄儿童入学,降低辍学率,努力让所有的孩子能上学、上好学。继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各级支持,逐一改造2268平方米学校D级危房,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认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道德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努力提升烟、畜、林、粮、菜等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水平,依靠科技走脱贫致富路子。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巩固乡村一体化建设成果,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加强公共卫生的防治,加大农村食品卫生特别是学校、农村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力度。认真开展防疫和保健工作,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切实抓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大计生宣传、执法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完善计生服务网络,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继续实施优质服务项目,稳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强化农民负担监督。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土文化建设和繁荣,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邮政通信事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倡导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认真开展民政救助,加大救灾救济事务的公示力度,切实解决好受灾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完善低保体系,实施好乡敬老院整体修缮工程,继续关心支持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工作,重视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做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芭蕉村委会搬迁重建工程。

(四)继续抓好安全维稳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总目标,认清形势,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的牢固防线。继续深入开展日常法治教育和“五五”普法教育,切实做好“三五”依法治乡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积极预防重特大火灾、交通事故和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稳定,为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巩固农村综治创安基层组织,加大对综治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全乡综治工作能力和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完善群防群治及边际联防网络体系建设,努力预防可防性案件发生。继续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加强边缘地区的排查监控工作,坚决杜绝邪教势力进入我乡辖区,巩固“无邪教乡镇”成果。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巩固“无毒乡镇”成果。扎实有效地宣传、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加强信访工作,扎实开展书记大接访和领导干部大下访工作,认真接待和办理好群众来信来访,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五)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围绕建设铜厂小康社会的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基层民主为主要内容,依靠群众,立足实际,不断推进“四个文明”协调健康发展。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着力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关系,努力营造政府守信用、行业讲信义、公民重信誉、社会重公德的良好风尚。以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为核心,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共同理想。继续加强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禁止“黄、赌、毒”,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开展国防教育,做好冬季征兵、民兵组织建设、拥军优属等工作。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引导文艺队多出节目、出好节目,把广大群众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中来。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发展的重任、人民的厚望、国际国内的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必须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准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规范、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

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执政水平。乡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在学习中前进、靠学习生活、靠知识工作的思想,加强学习,增强发展意识,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建立经常学习知识、经常查摆问题、随时改进工作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悉心汲取群众的智慧,广泛凝聚群众的力量,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大局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乡人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努力维护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全体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增强自律意识,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思想上、源头上、制度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确保政令畅通。

增强为民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始终把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愿望、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想问题、办事情,更加注重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增强政府公信力。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把关注改善民生和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努力建设为民、务实、廉洁的政府。

健全制度,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全面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问责办法》、《行政机关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规范干部职工行为,把有限的精力体现到干事创业上,落实到岗位职责上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民主议事和决策机制,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铜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一个好的氛围、一个好的势头。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紧密团结和依靠全乡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乘势而上,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铜厂而努力奋斗!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易门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易门县铜厂彝族乡人民政府 发布人: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