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易门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摆在事关全县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抓,不断深化全域创建,着力打造“石榴红”示范工程品牌,坚持文化润民,实施“石榴红”心连心行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整合资源,强化队伍建设。以县卫生健康局、县科协、县文联、县文化馆等为主体,在充分发挥文化馆主体、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对全社会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组建1支县级、7支乡镇和 58支村级“石榴红”文艺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艺活动,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二是夯实基础,强化保障投入。制定《易门县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易门县实施“百千万文化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易门县“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演出活动方案》《易门县“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方案》等文件。投入79万元,实施“百千万文化工程”,在全县建设完善9个乡级文化站,建设提升8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命名750个“文化家庭”,培训乡村文艺骨干1140名。重点扶持滇剧演艺协会、龙灯协会、群星文艺队、桂香社洞经音乐协会等20余支优秀民间文艺团体,打造典型、示范带动。依托“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阵地抓好业务指导、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定片区、定对象、定项目、定人员,大力举办民族广场舞、民族器乐、戏曲表演、采风创作等辅导课程60余期(场),参与培训人员10000余人次,保障县乡村“石榴红”文艺队整体合素质提升。

三是搭建平台,强化特色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石榴红文艺队”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巡演活动。以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二月二”戏会、火把节、二月九、摸鱼节、茶文化节等民俗节会和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为载体,举办滇剧优秀剧目演出、舞龙舞狮大赛、群众文化展演等活动200余场次。编排红色花灯剧《兰之英》《同心共筑中国梦》《石榴红了》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精品,演出300余场,以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形式,传承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菌乡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县域特色文化,讲好“四个共同”的历史佳话,在各族群众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活动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一步,易门县将充分发挥“石榴红”文艺队文化惠民作用,深入实施“石榴红”心连心行动,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促进全县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