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易门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模式,以加强部门协同、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强化审批监管为重点,以推动依法高效审批、守法规范服务为抓手,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方式,为打造一区两城贡献政务力量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了一个清单

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局工作职责,清单式明确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并落实到股室。

二、严格落实两项制度

一是坚持“易课堂”及政务小课堂学习制度。政务服务中心入驻25家单位218名工作人员,为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依法服务水平,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党委这一平台,每月开展一次易课堂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进驻部门的业务规章为重点,共开展易课堂4期,政务小课堂12,其中集体学法活动2期,专题讲座1期。

二是强化遵循,依据法律规章,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并对我局牵头的议题内容开展法律咨询论证及合法性审查。

三、依法履责打通三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县乡村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初显成效。持续打造简易快捷、公开便民的服务新模式,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全程网办”“自助办”“集成办跨省通办。目前,易门县政务中心实体大厅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33项,其中148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截至1020日共受理并办结105452件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1020日,承接指派事项1238条,实体大厅入驻1238条,一窗分类受理100%,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100%,全程网办率98.94%,承诺时限平均压缩93%,零跑动率98.94%,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政务服务平台评价94362人次,好评率达100%,无超时办件产生;做好云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监管行为采集和信息发布工作,共发布监管动态信息348条,违法违规曝光信息16条。开展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使用,全省通报数据显示,全年易门县以身份证号码实名认36609人,查询类办件量160468件,办理类办件量4090件,预约类办件量198总活跃用户18692

设置办不成事反映专窗,针对不同的情况,构建受理流程,截至1031日,该窗口共计受理办不成事反映13件次,全部已办结。同时,实地指导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及58个村级便民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目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73项,村级便民服务站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6项,乡村两级共受理3842件次。

(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发挥放管服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印发易门县贯彻落实《玉溪市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清单,完成了全县6824项行政职权、53316项责任事项和46795项追责情形的清单审核公布。清理规范并公布我县6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二是推广宣传省级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并常态化开展企业回访工作,截至1030日,回访企业429户,共帮助企业解决子女转学、规划用地、平面图修改等实际问题57个(协调解决33个,转办或移交24)。三是多措并举,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对我县67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并公布;分类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时限,加快投资项目落地建设速度。开办公司实现1天办结,办理成本260元;投资项目审批涉及28个手续和环节,通过采取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和三减一优等措施改革,从立项备案到施工许可和不动产登记,预计在50个工作日内办结;用水报装城区实现6.5个工作日办结;用气报装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高低压用平均分别是24.82天和1.86天办结;财产登记通过整合住建网签、契税缴纳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般登记1.5天办结,住宅费用80元,非住宅费用550元。

(三)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网上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上半年网上开标率达到100%。完成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1个。2022年进场交易项目88个,交易金额17.3亿元,节约资金1624.31万元,增值资金18.52万元免征交易服务费为企业减负15.66万元。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个。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服务项目7个。提供外出评标专家抽取服务18次。政采云平台按时限受理初次登记申请事项8件,协议申请事项15件,商品上架申请事项566件。

四个措施持续推进工作

(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一是督促各部门落实权责清单,确保机构改革职能划转事项和上级下放事项承接履职到位。二是开展三减一优服务市场主体服务工程,深入园区继续为到易投资项目提供审批指导和帮办、代办服务,探索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帮办、协办方式,努力提高审批服务质量。

(二)持续推动政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与全省同步实现全国“一网通办”,在“线上办”上下功夫。稳步推进省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电子印章配置工作,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制证,提升网上受理能力,为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牢基础,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

(三)持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规范运行。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各方的监管,持续提高电子化交易水平,完善电子化平台的使用功能,加强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开展,努力实现所有招标项目全部实行远程开标。

(四)持续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按照五级十二同的标准强化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