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推动高质效发展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和强弱补短的务实性、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举措,加大减负力度,推动相关工作有新进展、新气象、新质效。针对精文减会压力依然、历年工作考核繁琐、谋事部署求成的思路方式不适应需要、对主次轻重缓急远近的处理不到位联合执法滞后值班值守和信息管理规范信息系统开发运用缺乏科学合理统筹七个问题,必须抓实以下七项工作:

一要加大精文减会力度。应从顶中层发力,以上率下,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从常规性、一般性、微小性、临时性、相近或雷同工作的频繁发文、开会、检查中解脱出来。建议对时效1年以上和重点工作、重大问题、改革创新性工作适度开会、发文、督导检查。对常规性、一般性、微小性、相近或雷同,且跨年度变化较小的工作,建议一年发一个文件即可,平时根据需要以简明扼要的内容适度提醒抓工作落实和跟进。对相近或雷同、常态化一般性微小性工作不应搞雷同发文开会和避免频繁工作督检查和年终工作不应过度要求有上述工作的文件、会议部署和落实情况支撑。对上级发文,应特别强调的体现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工作实际、特点的启迪性、拓展性工作和创造性、灵活性执行的意见达不到需制发文件的程度,尽量采取在原文上签批意见后直接转发,但签批意见应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工作实际和要求,重点提出落实重点性、关键性、攻坚破题性、改革创新性等工作和应创造性、灵活性执行的意见,不宜归纳原文而导致,增加文件流转工作量和影响工作效率提升

二要规范工作考核。建议从顶层到基层建立健全突出重点性、改革创新性、亮点性工作,精简常规性、一般性、微小性事项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注重平时工作的过程性、量化性、质效性考核支撑情况的掌握和台账建设年终考评一体统筹,经得起事后检验,能更好地发挥考核结果运用效果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运用考评结果新机制,进一步树牢和更好地践行正确业绩观,提升工作水平,推进高质效发展坚决革除考核指标过于繁琐,重点性、改革创新性、亮点性不突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细枝末节的资料编制上,并因此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料虚假,考核方法陷入过度倾时倾力于台账查阅上的考核弊端和考评结果运用不到位的状况

三要改进谋事部署求成的思路和方式。谋事应增强超前性、预见性,解决临时部署工作而仓促应对所产生的低质效,甚至敷衍应付的问题;增强事关工作量、难易程度、做事时限和质效的工作谋划部署能力,解决随意性、盲目性所导致的要求短时完成而反映出来的习惯性、普遍性、顽疾性的权力行使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用权扭曲问题,进而消除由此产生的工作质效低,甚至敷衍应付的现象;增强调研工作的务实性、针对性、深度和质效,应从一般化、普通化、浅层化的调研走向深层式、研讨式、启发式、转化运用式调研上,使调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推动重点性、破瓶颈性、引领带动性和补短强弱性工作取得突破性、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思路及对策举措上。

四要正确处理主次轻重缓急远近关系。应站在统筹部署推动整体性、大局性、主体性、重点性性、深层性、攻坚破题性、改革创新性工作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主次轻重缓急远近关系。避免过度安排一般性、常态性、微小性、相近性或雷同性工作,使业务人员从把多时间、精力耗费在这些工作上的做法中解脱出来。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倾注重点性、关键性、点性深层性、攻坚破瓶颈性、改革创新性等工作的调研而出实招、硬招、良招和加力推进上着力提升统筹推进上述各项工作的能力,持续、平稳推进高质效发展

五要推动联合执法常态化质效化。结合安全生产监管,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常态化安全生产联合执法一体统筹、一体落实、一体互促共赢的机制。推行相关部门同时进同一家企业,同步开展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配合的安全生产执法,现行体制下尤其应如此。寓服务于执法,提出并督促企业落实有利于提升安全发展质效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对策举措。加大落实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跟踪督导检查力度推进联合执法常态化、规范化、质效化切实减轻现行监管体制机制下多头监管执法产生的市场主体负担。

但从长远、全局、根本和推动高水平、高质效安全发展的角度看,必须彻底改革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除道路交通和特殊行业外,按职能相近整合统一要求构建统一、顺畅、有活力、显效能的大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由一个职能部门履行统一、顺畅的监管职责,对事故查处、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救援、重大安全事项和其他关联事项的处理实行相关部门联动履职,并使编制适应大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和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应达65—80,并落实与此相适应的硬件建设、装备配置、素质支撑、安全科技投入等条件。彻底解决现行体制机制存在的因职能职责交叉或重叠而相互推诿扯皮,多部门监管体制下多头执法而加重企业负担的状况;解决你管我管、主次不突出而相互观望,甚至推诿扯皮,绝大多数部门缺乏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而无力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生产,少数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不足而难以抓好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生产,从而导致安全监管差距突出、运转协同不力、部分行业领域监管弱化、整体监管水平和质效不高的状

六要规范值班值守和信息管理。建立与高水平应急工作相适应的应急值班值守和应急信息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统筹应急管理系统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接收通知测试,值班值守对讲机点名,视频调度值班值守查岗相关工作,建立科学、合理、切实管用的检查值班值守是否在岗、通信是否畅通及相关工作新机制,使不同方式的采用、检查频率更有利于改进、规范值班值守工作,更好地为应急准备、应急处置服务,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完善常态与非常态有别、轻重缓急有别和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无突发事件不报告的信息报送机制,切实解决不分有无突发事件发生,搞不切实际、不讲求质效的零报告。

七要统一开发运用信息系统,规范在线监管。建立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和能力现代化相适应,体现数字化时代要求的 “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议从国家层面整合应急管理部门所有信息系统,统一建立一个综合信息系统,从顶层至基层一体化运用,适度精简和统一规范信息标准,实现应急管理系统信息的统一、规范、实用、适度、共享,这是整合、开发和运用信息系统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提升线上线下优化结合、提升在线监管水平和成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落实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把主要力量、时间、精力下沉基层一线开展工作,而不是主要在办公室落实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水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