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公安局以警营廉政建设为抓手推动
队伍正规化建设
今年以来,易门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打造纪律过硬、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公安队伍的目标,以警营廉政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实现了队伍“零违规、零违纪”的目标,以队伍建设新成效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一、抓源头管理,筑牢制度防线。一是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党委书记与党委班子成员、支部、所队室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支部、所队室与每名民警民警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到每个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易门县公安局执法过错问责办法》和《易门县公安局问责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队伍中出现的问题坚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令行禁止,政令警令畅通。三是建立廉政提醒制度。通过公安内网短信平台定期向民警发送廉政短信、温馨提示,使每一名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教育。
二、抓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廉政理论学习。将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纳入年度学习教育计划,先后3次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会议、7次召开视频会议,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纪法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纪委及上级公安机关纪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进一步坚定全体民警拒腐防变的理想信念。二是抓警示教育。利用每周例会的有利时机,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纪录片、通报剖析违法违纪案例、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对民警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引导民警深刻剖析案例,从中汲取教训、以案警示、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意识,三是坚持廉政谈话。按照“四个必谈”的要求,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先后与23名试用期满股所级干部、12名副科级轮岗领导干部、4名新入警人员、3名被问责民警和32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打好防微杜渐的“预防针”,营造了廉洁从警的良好风气。四是上好廉政党课。以清廉从警为主题,党委书记、局长杨兴龙率先带头宣讲,其他党委班子成员持续跟进,结合警种特点、岗位实际,分别为12个支部、23个所队室党员民警上廉政党课35场次,教育民警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算好“人生账”,筑牢“拒腐蚀,永不沾”防线。
三、抓隐患排查,降低廉政风险。结合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局12个党支部、23个所队室、10名党委班子成员、210名民警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方面入手,突出有审批权、执法权、管人管事管权等易发生廉政风险的岗位和环节,通过自己查、同志提、互相找、领导点等方法,自查风险点,今年共调整了风险点41个,新增风险点25个,制订防范措施154条,并实行风险点动态管理,通过深入排查风险点并制定和落实预防措施,不断增强自我控制腐败风险的能力,将廉政风险降到了最低。
四、抓监督执纪,促进规范执法。一是严格监督检查。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政工、法制、督察等部门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纪律作风规定落实等重点,通过明查暗访、现场督察、审计监督等常态化监督和警民恳谈、回访案件当事人、报警人、服务对象等形式,不断拓展监督渠道,有力推动了决策部署和纪律制度的执行。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检查督察177次、巡视巡查35次,检查所队室105个次,民警482人次,现场纠正警容不规范民警26人次,口头提醒教育11人次。二是抓案件办理。对各类涉警信访、举报、投诉事项,县局纪委、督察坚持第一时间介入,归口办理,对群众信访投诉举报件做到件件有核查、件件有结果、件件有回复,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问责队伍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和少数人恶意投诉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查严治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今年以来,共受理涉警信访投诉3起,查处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3起,为7名民警澄清了事实真相,向有关所队下发工作建议2条。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