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使落后的中国有了发展新方向。四十年间,易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宽阔平稳、四通八达,农村村村通水泥路干净整洁,形成干支相连,内引外联的公路网络。一幅幅繁忙的交通场景映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易门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变化。
197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71公里,有车辆587辆,货运量208400吨,运输总周转量为1231万吨/公里,其中,货车有108辆,货运量116400吨,运输总周转量为1164万吨/公里。
那个时代,“自行车大军”应该是城市道路上的真实写照,而在农村,人们出行主要靠步行,无论远近,都是用双脚丈量这一片土地。进入九十年代,摩托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公交出行已成为老百姓的最佳选择,2014年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2016年实现了100%建制村通客运班线,实现了从双腿丈量到抬脚上车。截至目前,我县有客运车辆245辆,其中市县班线车83辆、农村客运162辆(微型车123辆、中巴车39辆);公交车39辆、出租车60辆;客运线路共69条,其中:市际3条,县际3条,县内56条,公交7条。县内班线的开通和农村客运车辆的投入,很好地承担了县到乡、乡到56个村(居)委会的农村客运工作,行政村通车率达100%。货车4296辆,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任务数为71880万吨/公里,增长速度达15%,截至目前,我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达50801.88万吨/公里。
那个时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人们出行的切身感受,农村公路基本上是黄泥路,山路,很多地方不通车、不通电,人们出行还要看天气;再后来,农村公路铺上了砂石,一路颠簸得要命。如今,农村“出门就是硬化路”已成为现实。截至2017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07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4公里、省道120公里、县道220.8公里、乡道1160.9公里、村道532.9公里、专用公路9.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132.3公里。今年,“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正强力推进,坚持把“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的打造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路域环境整治、全域旅游等相结合,通过“金线串葫芦”的方式,以路串联产业基地、秀美乡村、旅游景点,以点连线、连点扩面、连线成片,倾力建设“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幸福小康路”,为群众开辟脱贫增收“新渠道”,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脱贫一方群众”的目标,打通脱贫增收“最后一公里”。
四十载流金岁月,四十载沧桑巨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记录了易门交通发展的步伐;如今易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玉楚高速、晋易高速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逐步推进,新一轮的交通大变革正在演进,为易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和支撑。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