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项目实施,助推“农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绿汁镇紧紧围绕《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在农业加持、文化打底、体育增色、旅游搭台“四力同驱组合拳”的牵引下,持续擦亮“最美国家工业遗产小镇”文旅品牌。推进经济质效提升,干部作风转变,以实干实绩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农兴旅——文旅活动托举特色农产销售

为深度挖掘辖区低热河谷与高海拔山区的农业价值,绿汁镇构建从产地到市场的全链条产业模式,采取“村(组)办公司+农户+市集+电商”机制,以党建引领推动“一村一品”建设,实现“集约+精销”双向发力。一是抢抓时令分批次直供市场,甘蔗、西瓜等应季果蔬以散卖或打包形式对接订单收购商。二是“以节促销”展特色,将绿汁凤凰稻香米、棚苴甜心红糖、腊品春尖等精加工农特产品引入“绿汁好市”,打造“逛一圈、带一包”消费体验。三是通过电商直播推动核桃、蜂蜜、菌干等干货走向全国市场。“节庆引流+供销助农”长效机制成效显著,仅五一期间农特产品销售额便突破预期,农特产品销售累计达3.9万元,实现旅游与农产“双向赋能”。

initpintu_副本.jpg

以文赋能——打造文化场景彰显地方涵养

绿汁镇充分挖掘易门铜矿历史内涵,结合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赋能。一是通过“艺术共创+遗产活用+文化激活”的形式,以文化助推“最美国家工业遗产小镇”文旅品牌持续出圈。打造“后现代艺术”工业风打卡点17处,增加装置艺术8处,“一杯绿汁”录音机咖啡馆、凤凰牌照相机冰屋从艺术实现经济效益转化。艺术写生、教学实训、厂房走秀让工业“锈带”变活力“秀场”。二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打造新阵地。用好工业遗产,打造“研学4馆”(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易门县粮食收储文化展览馆、易门县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滇铜文化展示馆)开展党校现场教学、高校课程实训、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等活动,2025年至今,共接待各类团队60余批次2000余人次。三是主动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新品牌。“#小绿汁#绿汁镇凤凰花#绿汁旅居”等话题在小红书、抖音平台搜索量破千万,绿汁五一游成为“昆玉楚”周边游客的“心之所向”。云上乡愁书院、铜都邮驿、吉茶阿布、铜韵记忆文创先后入驻绿汁,激发文化产业新动能。

2.jpg

以赛为媒——通过体育赛事释放资源禀赋

绿汁镇按照“以体促旅、以旅带体”的工作思路,以“工业遗产+体育赛事”为抓手,依托“绿汁江——红河谷热区”户外运动资源禀赋,积极筹备举办各类文化体育赛事活动,实现文化、体育、旅游交叉渗透、跨界融合。一是体育赛事“百花齐放”。近年来,绿汁镇举(承)办自行车爬坡赛、机车穿越赛、青年篮球友谊邀请赛、往返跑定向赛等体育赛事10余期,将冬暖夏长的低热河谷气候转化为赛事举办优势。二是体育资源逐步发掘。起富朗滑翔伞基地、三家厂漂流营地、集镇五人制足球场、工人俱乐部职工之家健身房先后建成,绿汁游泳池对外开放,72拐108弯绿美赛道日益完善,攀岩、溜索等项目有待开发,不断深化探索集“高原体育运动场地”“赛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体育赛事打造。

3.jpg

以旅聚力——通过转型发展将“流量”变为“留量”

绿汁镇突出党建引领,干部示范作用,在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是主动谋。围绕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工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主要领导带头谋划推进集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露营地打造、口袋公园建设等30个项目和12个民宿酒店及餐饮项目。以项目工作法为指引,打造一批民宿、酒店,使游客能够留下来、口碑竖得起来。二是扎实干。文旅活动期间,绿汁镇从“重谋划、强保障、多联动”等方面多管齐下做好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工作,以“接地气、更贴心、强服务”为原则,整合多部门力量,构建多维服务保障体系,设置志愿服务站点,做实“潮汐警务”服务,加强环境整治,加强网格治理,发放旅游攻略,提供医疗救助,解决矛盾纠纷,通过“主动靠前、贴心服务”,以“党员红”守护“游客安”,促进服务保障优质高效。三是见成效。2021年绿汁镇接待游客约15.34万人次。2022年接待游客约25.61万人次。2023年接待游客约37.28万人次。2024年接待游客约39.23万人次。2025年至今,接待游客约35.75万人次。旅游人次逐年稳步递增,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回头客”。

4.jpg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绿汁镇正以“农文体旅”融合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从田间地头的农产飘香到工业遗址的艺术焕新,在工业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继续挥毫,不断书写绿汁高质量发展的绚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