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汁镇,一片曾经闲置的土地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干部职工们亲手开垦、耕耘的“开心农场”应运而生。这个小小的菜园,不仅成为盘活资源、美化环境的生动实践,更化身为干部职工锤炼能力、加深情谊、涵养作风的独特平台,为机关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1.jpg

责任到人:小菜园育出大担当

“开心农场”推行清晰的分区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率先认领,青年职工与经验丰富的老同事“结对共管”,每块区域都有明确的“园丁”。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责任,激发了大家的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下班后到自己的“责任田”浇水、施肥、除草,从办公室的案头走向田间的垄头,已成为许多人的新习惯。协作劳动中,互帮互助、比学赶超的氛围悄然形成,不仅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更在点滴间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jpg3.jpg


田间学堂:泥土芬芳中传递经验与温情 

翻土、播种、间苗、搭架……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们化身“田间导师”,将多年积累的农事经验倾囊相授。年轻同事们虚心求教,干劲十足,在“手把手”的传帮带中,不仅掌握了实用的种植技能,更学习到老同志身上那份耐心细致、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菜园里,时常回响着新老同事探讨技术、交流心得的欢声笑语。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成为了最接地气的技能传承课堂和情感交流纽带。

5.jpg6.jpg

俯身耕耘:汗水浇灌出理解与初心

“开心农场”的意义,远不止于瓜果蔬菜的收获。干部职工们全程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亲身体验农作物生长的艰辛与不易。弯腰劳作时滴落的汗水,让大家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有了更真切的体会,也更深切地理解了广大群众的辛勤付出。这种“脚下沾满泥土”的实践,成为连接机关工作与基层生活的桥梁,促使干部职工在服务群众、落实工作时,更能感同身受,带着温度和真情去思考与行动,有效提升了服务基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1.jpg9.jpg

生机勃勃:耕耘路上见新气象 

“开心农场”中瓜果蔬菜在茁壮成长,为绿汁镇干部职工带来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积极变化。产出的蔬菜瓜果将直接为职工食堂提供新鲜补给,对“盘中餐”的珍视之情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在共享中得到增强;工作之余的田间劳作,成为放松身心、转换思维、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协作劳动与心得交流显著拉近同事距离,融洽氛围是凝聚力提升的生动写照;亲历耕作的“脚下有泥”,滋养着崇尚实干、贴近群众的务实作风,为更好地服务发展积蓄着力量。

14.jpg15.jpg

绿汁镇以“开心农场”为生动载体,正将其中蕴含的实践精神、协作意识、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持续深化。下一步,绿汁镇将继续呵护好这片充满希望的园地,并将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协作中成长、在服务中锤炼的模式,拓展到更多工作领域,引导干部职工在更广阔的基层天地里经风雨、长才干,将耕耘的汗水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