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易门县民族宗教局邀请县文化和旅游局、财政局等部门深入到铜厂彝族乡碧多村,对2020年实施的少数民族文化项目“跳哑巴”传承情况做指导,由此拉开了年度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之序幕。

“跳哑巴”项目是2020年云南省抢救保护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项目之一,属省政府惠民工程。项目立项批准后,县民族宗教局与铜厂彝族乡多次研究项目保护实施方案,报经市民族宗教局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

在培训现场,记者看到,县文化馆的辅导老师一边讲解技术要领,一边亲自动作示范,队员专心听讲,虚心学习,一招一式模仿到位。

通过老师精心辅导,增强了队员之间团结协作的信心,提升了舞蹈本身内涵,为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做强做大民族文化,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据悉:“跳哑巴”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讲述的是很久以前碧多村有一对彝族青年男女装成哑巴,迷惑峨滴(国王)自救成功的故事。从此,碧多村的村民就将装哑巴除掉峨滴的这对夫妻奉为神,即哑巴神,于是就有了“跳哑巴”活动。因除掉峨滴及“哑巴”夫妻团聚的那天刚好是农历正月初四,所以“跳哑巴”活动就在农历正月初四那天进行,并且跳三年停三年。农历正月初四这一天也便成了碧多村彝族的“跳哑巴”节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族团结。文化项目至今还保留较多的原始风貌,它在特定的民族中传承和发扬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该项目的实施,对于防止少数民族文化失传,进一步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碧多村“跳哑巴”队员卓春告诉记者:这个文化项目历史悠久,习俗是3年跳一次,跳三年停三年,是大年初四的跳。要跳到每家每户,意思表示祈求这个家庭四季平安、吉祥、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衷心感谢各级各部门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传承保护好这个少数民族文化项目。铜厂彝族乡宣传文化中心信伶俐说:"跳哑巴"是我们铜厂乡碧多村(一个)传统的祭祀活动,目前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传承文化保护项目。今天有县民族宗教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及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以期使这个舞蹈更具有观赏性,能够使这个舞蹈(项目)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