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续写好誓词碑精神,易门县聚焦“五个坚持”,促进各族群众增进理解、增厚友谊,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走向高潮。
坚持以政策宣讲为引,奏响教育引导强音。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县委统战部与县科学技术协会深入龙泉、十街、六街、铜厂等乡镇(街道)联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科普手册、民族政策解答等形式向来往群众宣传科普知识、民族政策法规。浦贝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学习交流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县融媒体中心依托易门电视台、应急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易门发布”微信公众号、菌乡易门APP、易门新闻网、“易门融媒”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宣传报道,将“接地气”“冒热气”民族政策法规传播到各族群众心中,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坚持以体育赛事为媒,共绘团结进步画卷。以“易门绿汁穿越赛定向赛”为契机易门县“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同饮一泉水 共筑一个梦”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同步启动,1500余名各族参赛者共赴小镇,20余名省市县自媒体人组成的“云岭新阶”自媒体服务团走进绿汁,持续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路径。1月20日晚,易门县体育场里,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以“魅力龙泉 迎‘篮’而上”为主题的男子5人制篮球联赛正式开赛,赛场上,球员们奔跑竞技、协作共赢;赛场外,观众使劲呐喊助威、热闹纷繁,各族群众因赛而聚、以赛促融,以体育运动的最美弧线画出民族团结的最大同心圆。
坚持以节庆活动搭桥,建好交流交融平台。充分发挥各民族节庆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平台载体作用,“我要上村晚”节目征集现场,绚丽多彩的文艺节目、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团结和谐的主基调,生动展现了易门各族人民团结和谐、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幸福场景,更烘托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浓厚氛围。同时,县书法家协会会员“写春联·迎新春·送祝福”书赠春联活动、“四季村晚”示范展演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暨“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演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处处传递着菌乡大地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进一步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
坚持以志愿服务为要,协调联动共促团结。1月13日,以“守护不打烊,服务不停歇”为主题的龙泉街道首批“打更人”夜间巡防志愿队伍上岗履职,对重点路段进项巡查检查,同步开展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和防盗防诈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以实际行动护卫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月17日,龙泉街道首期公益小课堂在兴文街社区成功举办,来自社区妇联、团委、爱心妈妈,返家乡大学生等60余名志愿者们组成师资队伍,为孩子们讲授民俗、剪纸、安全科普、植物拓印、扎染以及春节传统习俗等课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心灵。1月25日,涵盖“平安祥和过大年”“健康舒心迎新岁”“欢乐喜庆迎新春”“情暖新年贺新禧”四个篇章的志愿服务在龙泉文化广场举行,多个行业部门和能人协会集中为群众解读政策、义诊送药、“全家福”义拍、爱心义剪、送“福”送春联以及对新就业群体的系列关心关爱活动,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同时也为各族群众营造了平安健康、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本,凝聚共同进步合力。坚持“富口袋”“富脑袋”两手抓,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发展成果。1月14日,云南农业大学、省植保植检站到易门开展小麦抗性鉴定调查培训,向参加调查的农技人员详细讲解了病株识别特征及防治方法。1月17日,玉溪市豌豆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现场观摩及科技培训在浦贝乡草箐村委会举办,通过接地气的现场教学指导为各族群众讲授菜豌豆轻简化栽培技术,有力的提高了豌豆的管理、采收技术,助力菜豌豆成为各族群众致富的“幸福豆”。
下一步,易门县将广泛搭建活动载体,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全面加强社会面宣传,讲好“同饮一泉水、共筑一个梦”的民族团结进步易门故事,续写好是誓词碑精神,更加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