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米苴村驻村工作队“12345”工作法助力乡村振兴

驻村干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米苴村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通过对驻村工作队要干什么、以什么样的状态履行职责、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经过实践探索积累,米苴村驻村工作队总结“12345”工作法,即围绕一个中心、把准“两个位置”、抓住“三个重点”、做到“四心”、当好“五员”。

图片1.png

围绕“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就是把抓发展谋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既要纵比更要横看。要提高站位,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高度来看铜厂、看米苴,打破思维定势,从纵比中增信心明方向,从横看中找差距寻出路,以更宽视野、更大决心、更强勇气、更实举措谋发展抓发展。驻村工作“五项责职”,归结起来是五句话:勤学习、理思路、明责职、抓重点、求实效。无论是强党建打基础,还是抓帮扶促增收,核心是发展。发展贯穿工作始终,并检验工作成效。

图片2.png

把准“两个位置”

一是把好在百姓心中的位置。只有为老百姓办了实事,百姓才会把你放心上。二是把好工作中的位置。工作既要有站位,也必须有作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做到问心无愧。其实质主要是搞清并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处理好与老百姓的关系和认清工作中的地位。

图片3.png

抓住“三个重点”

抓住“三个重点”就是要打好三张牌:生态、民族、菌子。它是铜厂乡“生态铜厂•菌子之乡”金色名片、金色招牌,也是金色米苴、幸福米苴、和谐米苴的金色名片、金色招牌。打好三张牌,也就抓住了重点,铜厂乡和米苴村就有了美好的未来。

图片4.png

做到“四心”

“村”驻“心”,才能赢得民心。驻村工作只有用扎根基层的“真心”、为民谋利的“初心”、奋进担当的“决心”,才能换取群众信任之心。

一是安心。既来之则安之。到一个地方,干一份工作,这是本分,也是修养。要突出“驻村”的定位,驻村先驻人,既要“身到”,更要“心到”,扎根基层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中砥砺品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驻村干部驻得下、融得进、干得好,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思维、新活力。

二是专心。不管什么岗位什么工作,都需要专心致志,做深入、搞扎实。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农民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坚持做到勤学、多问、善思,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有真才实学的“合格队员”、能破解难题的“行家里手”。

三是用心。群众工作,需要用心去做,拼的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比的是耐心细致、多干实事。“驻村”要驻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真正的“驻村”不能只停留在每天的简单“打卡”上,而是要“身”在一线,“驻”入民心,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面对群众需求,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将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站在一起,及时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用真情换来群众的信赖和托付,才能齐心协力将乡村振兴的图景变成现实的美景。

四是尽心。履行岗位职责,靠的是有责任、尽责任,不辱使命、不负时代。“驻”村更要“助”村。把“责”驻在一线。驻村干部是连接驻村帮扶单位与所“驻”村的桥梁,因此,驻村干部要积极牵线搭桥,融入村“两委”班子,与所“驻”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找准所“驻”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积极行动,带领村干部和村民想对策、谋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想方设法地把需求实现。驻村干部不能越俎代庖、包打天下,亦不能“靠边站”,当“甩手掌柜”。与村组干部“双向”结对互带,通过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说在一起、干在一起,给村组干部传经验、教方法、鼓干劲、提要求,以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到目标不罢休的决心和韧劲,帮助村干部强思想、换思路、转作风,做到责任共担、问题共解、“驻”出成效。

图片5.png

争当“五员”

一是当好基层党建“指导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组织赋予驻村干部的政治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按照驻村干部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做好“领头羊”,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让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前沿力量。着力在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下硬功、出实招;持续强化推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帮助培育村级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不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阵地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确保村级党组织建设根基固、堡垒强、作用明显。

二是当好政策理论“宣传员”。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利用每周例会,认真组织学习,切实提高工作队成员自身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村民代表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将党的好声音和好政策传递给群众,耐心细致解答群众疑问。

三是当好助农增收“服务员”。驻村工作的目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在乡村振兴,在日常帮扶中重点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加快推动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不断做细“针线活”,利用村级资源禀赋,在培育家庭农场、培植特色品牌、盘活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广开思路,灵活方式,为产业引进落地献智献策献力,实现帮扶有抓手,产业带振兴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充分借助派出单位资金优势和“人脉”资源,向派驻村用力用劲,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向上争资引项、发动在外“能人”赞助和乡贤助力等形式,推动村级经济发展、乡村建设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四是当好乡村建设“治理员”。“乡村兴起来,服务优起来”是驻村干部开展工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推动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要求驻村干部对困难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入户走访、座谈协调、细化措施,及时解决,大力推行第一书记领办实事制度和“小桔灯”办事工作法,用真、用实、用智、用情做好驻村工作,确保驻村服务不缺位、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五是当好社情民意“联络员”。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联络员作用,加大与上下沟通和对接,积极做好与乡镇党委政府、挂钩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好帮扶资金和项目工作落实,主动与派出单位对接,及时反映存在问题和资金需求,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同时,扎实开展村情调研,理清发展思路,为挂钩部门和乡镇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意见。

图片6.png

驻村干部始终扎根于基层一线,是群众的引路人、贴心人和知心人。驻村工作是一段难忘的激情岁月,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是一回提升素养的自我锤炼。肩负乡村振兴重任的驻村干部,必须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以村为“家”,驻村驻“身”,以民为“亲”,驻村驻“心”,以助为“核”,驻村驻“责”,才能在基层舞台上谱写发展华章、在田间地头绽放属于自己的“绚丽之花”。

图片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