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易门县铜厂彝族乡人民政府 > 综合信息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铜厂乡:破解“绿能方程式” “两山”转化致富密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绿色发展路径,铜厂乡以15.8万亩莽莽林海为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墨,挥毫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而今漫步铜厂山间,天麻蓄势生长,昔日的青翠林海正化作群众家门口的“聚宝盆”,演绎“守绿换金”的时代新篇。
破局篇——整体发力盘活沉睡资源
从“靠山吃山”到“点林成金”的绿色革命。为充分利用铜厂乡“森林覆盖率达77%”的林下资源,多年来,铜厂乡党委、乡政府有力向上争取、扎实向外学习,多举措、多形式积极尝试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发展。今年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指导下,有序推进林下立体种植循环示范项目,百亩示范基地破土而出。
九村联建跑出发展“加速度”。秉持“抱团发展”理念,铜厂乡结合实际深入践行“村党总支+村办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将9个村委会和村办公司的资源、资金、人力拧成一股绳。首期试种的30亩天麻预计能让9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8万元,带动7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其中33%为脱贫户,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发展篇——聚势赋能强化增收支撑
“订单式生产”模式确保种有“捷径”。引进玉溪玉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形成了种植、收购、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稳步推动林下天麻种植产业发展。按照协议,成熟后的天麻鲜货会由公司分重量分价格统一收购。重量不低于50g按70元/公斤收购、低于50g按30元/公斤收购,亩均收益预计可达3万元。
“田间课堂”育出“土专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铜厂乡联合玉浦生物科技公司组建“田间导师团”,在种植过程中开展“理论授课+基地实训”复合培训,让村民在务工增收的同时学到种植技术。63岁的杨大爷经过系统培训,已成为掌握天麻种植全流程的“技术能手”。待本批次天麻种植收获效果好,“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组”的裂变效应将在铜厂山林间生长。
共富篇——有序规划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棵药”撑起农民钱袋子。按照“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思路,下步铜厂乡计划利用基地示范效应共绘“林药共生”新景,让闲置林地变身“绿色银行”,积极打造“人均1亩中药材示范乡”。在实现让“药”入林下不与粮争地的同时,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到生态富民,让“种茯苓致富灵、种黄精收黄金、种重楼住高楼、种续断穷根断……”的说法成为铜厂群众的“致富路”。
“家门口车间”托起稳稳幸福。示范基地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更温暖了群众的“心窝子”。项目建设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让“家门口车间”真正成为“顾家致富两不误”的幸福驿站。铜厂乡铜厂村党总支书记刘春明说:“我们要努力让每片绿叶都流淌着致富基因,让每个家庭都能触摸到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村民李大爷算了一笔账:“基地所在林地不怎么出野生菌,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收益,现在种上了天麻,我们每天去基地打工,日薪100元,打完工回来还能去田里照管一下田地,给我们这些在家务农的农民带来了双增收!”。
从“砍树换钱”到“育林生金”,铜厂乡的蜕变印证着“两山论”的真理光芒,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观正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未来,铜厂乡将继续以发展资源经济为引擎,以助农增收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继续书写“青山常在、幸福常存”的时代答卷,让“稳稳的幸福”成为最温暖的民生注脚!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