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综合信息
易门严厉整治为官不为在稳增长上出实招
近年来,易门认真审视县情,正视差距,找准定位,确立了“新常态下易门发展要快、再快、更快,保持GDP年均增速在20%以上,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围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向上级争取资金、政府性融资等重点工作开展绩效考核,将责任落实到人,把全县所有干部,包括书记、县长在内,全部纳入绩效考核,严厉整治为官不为。
一是狠抓绩效考核,向为官不为、慵懒散开刀。制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性融资、向上级争取资金4项重点工作,把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干部从以往模糊随意管理转变为精准、明晰的制度化管理。围绕4项重点工作制定了考核办法,把作风建设与监督问效相结合,把包括县级领导在内的干部全部纳入考核范畴,对县级领导、县属部门和乡镇(街道)完成任务情况排名考核,以最严格的奖惩,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岗位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为将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整合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政法委、人大办、政协办、发改、统计等部门资源,组建7个督查组,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对党风廉政落实情况及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政府性融资等工作进行全方位、大强度、高频率督查。并将政府督查、人大专题询问、政协民主评议、纪委廉政勤政巡查等手段综合起来运用,严肃督查,严格奖惩,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落实。2014年全县67个责任单位和31名县级领导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度招商引资、向上争取资金、重点项目建设3项重点工作绩效评价任务。对绩效评价综合排名前5名的单位进行表彰,专项督查31批次,8名科级干部、13名党员因违反工作纪律被通报,44名工作进度迟缓领导干部被约谈。在将绩效考核与监督问责结合起来的同时,制定了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办法,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保护干事者、宽容失误者,鼓励干部用好用活用足各级政策,尝试新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在提高服务效能上着力。审批环节成了制约行政效能提速提效的瓶颈和影响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为了帮助企业减少审批的中间环节,尽快落地。建立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快车道,2014年8月底,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实行工作联动和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投资审批事项,做到解决企业困难不过夜,服务客商零收费、零距离、零耽搁,全方位提供精细化服务,致力打造审批成本最低、工作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的全省投资环境最优县。
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坚持规划定位引领、土地收储先行、基础设施同步,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的建设思路,围绕36.6平方公里的“一园五片”易门工业园区布局建设,争取实施了浑水塘、公鸡山两个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省级试点项目。引入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园区,先行启动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形成引资平台;采取土地补偿费作价入股方式,加快土地收储开发整理,有效破解项目用地“短板”;探索“以商建园、以园招商”新模式,引进云南广东商会建设“粤港产业新区园中园”,打破财政投入单一格局;发挥政策、服务、区位、资源、传统工艺等优势,推进园区实体化建设,把园区建成企业创业的新洼地、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2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10.2亿元,收储工业用地7780亩,使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聚集力明显增强。2014年,全县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5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2%。201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今年1至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29.9%。目前,园区已开发建设1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35户。
四是积极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依托园区平台,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在法律框架内,坚持政策一宽再宽、利益一让再让、服务一改再改、环境一造再造;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7个产业招商分局42个责任单位,推行保证金制度,严格考核奖惩问责,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形成领导高位推动、部门整体联动、全民合力招商格局。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昆明“退二进三”产业外溢,紧扣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选准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有针对性选派由县级领导带队的招商小分队主动上门招商、驻点招商,邀请有投资意愿的客商、企业到易门实地考察,大力推行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模式,多层次开展精准化招商。树立服务企业无止境理念,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采取“助保贷”、争取“园保贷”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缺口资金。在矿冶、陶瓷建材、高原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兴起。其中,既有亚洲最大的冰片生产企业,也有稀贵金属回收技术世界先进的高新企业,以此为龙头,相关产业集群不断崛起,成为全县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有生力量。2014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了15.5%,资源循环利用业产值占比达17.7%,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9.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9%。
五是引导政策和资金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倾斜。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投入资金近10亿元,先后实施了云铜冶炼中试基地技改项目、年产10万吨锰矿及10万吨造渣剂原料项目、陶瓷企业高档墙地砖技术改造项目、食品加工企业年产5万吨果蔬深加工项目、农产品综合开发精深加工项目、即食野生蕨菜生产工艺优化及产业化利用、年深加工2600吨食用菌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把矿冶、陶瓷建材和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真正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目前,通过引导企业多元化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磨浆核桃乳、云南林缘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片等一批质量优、效益好、附加值高和市场前景广的产品,使“易门智造”享誉国内外。同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创新内生动力,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环节进行改造提升,优化提升全县优势传统工业产业;把园区规划与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把园区打造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工业经济增长极。
(采编:李云生;审核:吴应生)
信息股Email:gov.inf@163.com Tel:0877-4966285
-
-
主办:易门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877—4963800
网站标识码:5304250010
备案号:滇ICP备17006964号滇公网安备:53042502001040
网站支持IPv6 -